宋代这种上承自唐代的“外穿内衣”已见实物佐证,2003年9月,南京高淳县花山发现宋墓一座,其中出土了52件(套)丝绸服装,其中有6件抹胸,另有男女开裆裤若干,不过开档、合裆的问题有点复杂,本文暂不讨论。
这6件抹胸分别是素纱抹胸2件,素绢抹胸、菱形朵花纹印花绢抹胸、芙蓉山茶梅花纹罗抹胸、卍字菱格纹罗抹胸各1件,共同点是均为长方形,两边系带。
菱形朵花纹印花绢抹胸,现藏南京博物院
结合上面的图片,这种抹胸怎么穿,应该不难想象。
所以,唐宋女性衣装,从画作到实物,绝不保守,也不会为了“挤”而“挤”,说崇尚暴露,肯定算不上,但要说领口扎得紧紧的才是真实,也是纯粹的胡说八道。

唐代《簪花仕女图》局部
或许用“自由”这个词来形容上图这个时代,会比较恰当,真正将女性的春光锁紧,并不是汉人的创举,相反,北方少数民族在宋代之后,一次次地入主中原,才最终确立了高领袍服在中国服饰中的优势地位。
至于其中的原因,有政治的、有文化的,但也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长期被忽视——气候。
竺可桢先生是提出公元7世纪是温暖湿润年代的开山祖师,后辈学者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对于整个唐代的气候判断,学术虽有一定分歧,但是整体上,仍基本认可这一结论。

元代绘画,请看袍服的严实程度
那么,唐朝的气温和今天差多少呢?平均气温高2摄氏度,导致气候带北移一个多纬度。
比如唐代的悉州,地处今天川西北的黑水县,年均温9.1度,1月均温仅-1.0度,年降雨量为827.7mm,今天已几乎不产柑桔,但在唐代却是柑桔重要产地,并名列贡品,则当时,该地年均温应比今天高4度左右,1月均温也要高3-4度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