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际上,关羽和诸葛亮是在一唱一合,意在煞煞马超的气势,婉转的警告他,诸葛亮将马超比作楚汉相争的英布和彭越,实在是意味深长。彭越和英布都是当时的“一世之杰”,为刘邦的开国元勋,但不久不久就因行为不轨而遭铢灭。这种似褒实贬的比喻,真实的用意是在警告马超:要想长享富贵尊容,就必须老老实实,安分守己。
当局者如此对待马超,其他文武乘机排挤便是顺里成章的了。在这种情况下,马超虽有盖世武功和英名,也只能是做困愁城,“危惧”而已。
陈寿在《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的传论中,给了马超这样的评语:马超阻戎负勇,一覆盖其族,惜哉!说的还是连累父亲兄弟和全家死于非命的那件事。陈寿在为马超惋惜,还算是客气的呢。这就是《三国演义》中那位人人钦佩的“锦马超”的真实面目!
建安十六年,曹操西讨汉中张鲁。关西诸将疑操欲对其不利,遂以马超、韩遂二将为首起兵抗曹。两军在潼关对峙月余,最后曹操以离间计引起马超、韩遂二人不和。关西军大败,马超逃至凉州。
马超兵败后重整旗鼓,攻打陇西一带。其后兵败投靠张鲁。而曹操亦于建安十七年诛杀其父马腾,夷其三族。三国演义中,曹操是先杀马腾,而后超起兵为父报仇。这是罗贯中希望突出马超之起兵乃为父报仇。而另一方面亦可把曹操写成为陷害忠良的奸臣。
建安十九年,张鲁部将杨昂因忌马超才能,而屡屡向鲁进谗。马超恐张鲁对其加害,遂投刘备。适备围成都,超遂自请为先锋以攻城。城中军民大惊。
刘备称帝后,拜马超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封斄乡侯。蜀汉章武二年,马超病逝,享年四十七岁。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时马超已经身患重病,不久便卒!死前马超曾写信给刘备说自己一家被曹操杀的差不多了,已经没有什么人了,只有一个弟弟马岱,希望陛下能好好待他!死时年仅47岁,如果马超能活到赵云的岁数,一定可以在后来的北伐中为诸葛亮建立奇攻,斩将杀敌。也许也就不会有“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这句话了。确实有点让人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