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几千年,历史上最会装聋做哑之人

发布日期:2016-11-07 来源:财富国际 阅读:
NMC财富国际
NMC财富国际

  如果说宋朝杨信的装哑,是装得“成功”,装得“精彩”的话,那么,清代王文韶的装聋,就可以说是装得“圆滑”,装得“精明”了。王文韶历经了咸丰、同治、光绪三朝,在地方上做过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总督;在朝堂上当过尚书、大学士、军机大臣,可谓官运亨通,显赫一时。据李伯元《南亭笔记》记载,王文韶一进入朝廷的权力中枢-军机处后,就“耳聋逾甚”,也就是说,王文韶的耳朵越来越聋了。一日,两位大臣为一事争执,良久,仍相持不下。慈禧太后问王文韶有何看法,王文韶莞尔一笑,不做答复。慈禧追问再三,他仍笑而不答。西太后说:“你怕得罪人,真是个琉璃蛋!”他还是笑容可掬,并不开口。NMC财富国际

  很显然,王文韶的装聋,是在躲事避风头,首鼠两端谁也不得罪,以此来避免被同僚倾轧。也可以这样说,王文韶的装聋,是当时清朝官场圆滑趋避之风的一个缩影。但与九百年前杨信装哑不同的是,王文韶装聋却被人识破了,并因其极圆滑,被讥为“琉璃球”、“琉璃蛋”、“油浸枇杷核子”。不过,识破归识破,讥讽归讥讽,王文韶这个官却做得八面玲珑,左右逢源,只升不降。NMC财富国际

  由此可见,在独裁专制的政体下,官员要保命保官保富贵,就得装,就得像杨信那样作哑,就得似王文韶这般装聋,一句话,就得“装聋作哑”。如果还不够,为了活命,必要时还得装病、装傻、装疯、装死也在所不惜。譬如明成祖朱棣,还在当燕王的时候,为了在建文帝朱允炆的削藩过程中保命,就在大街上装疯卖傻。这一招,不但保住了他的性命,还在其后改写了明朝的历史。因此,“装”,也是中国官场上的一大特色。装好了,性命无忧,官位无忧,富贵无忧。反之,如果不装或不会装,干得再好,政绩再突出,一不留神得罪了上司,就容易被怀疑有野心;或者,一不小心触犯了同僚,则难免被猜测不安分。幸运一点,落个被罢官的结局;要是倒霉,说不定会身首异处,甚至满门抄斩。由是,中国古代官场就形成了蔚为状观的“装”文化、“装”技巧和“装”艺术。而且,在不同的朝代,或不同的时期,“装”,往往会风行一时。当然,也有不少的官员看着好像既没有“装聋作哑”,也没有“装疯卖傻”,但他们在事实上,却是哑着、聋着、傻着、病着、疯着的。譬如,被视为官场《葵花宝典》的“多磕头,少说话”的招式,就是一个生动的明证。在《三国演义》里,罗贯中用大量篇幅,着重歌颂了刘备一代仁君的英雄形象,说他英明且仁慈,重情又重义,刘备胸襟广阔,不仅爱民如子,凡事亲力亲为,更是礼贤下士,知人善用,这样的仁慈的君主谁能不爱呢?对刘备进行如此美化的刻画,是因为罗贯中心目里理想的仁君英主就该是这个模样。NMC财富国际

关键词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招聘信息免责申明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百度地图 TAG标签

Copyright@2018-2022 Cfgjzx.Com 财富国际在线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财富国际提供:最新财富资讯、房产资讯、股票资讯、区块链、投资理财、保险导购、健康产品、公私募基金,易经等资讯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