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女娲补天的传说记载:
女娲补天的神话出自如下史料:《竹书纪年》:东海外有山曰天台,有登天之梯,有登仙之台,羽人所居.天台者,神鳌背负之山也,浮游海内,不纪经年.惟女娲斩鳌足而立四极,见仙山无着,乃移于琅琊之滨.
《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滥(lǎn)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
神鳌《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西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清琅琊王陨《天外来客---陨石收藏录》:日照陨:沂州府日照县南40里石盆山.……山巅尚有马蹄形陨石坑依稀可辩,陨石散落于其间,山下有陨石立于涛雒南门外.土人传曰:盘古开天辟地,日月星辰各司其职,四海一统,其乐融融.不意太阳爆,陨石降,竟至石破天惊,“四极废,九州裂”,民不聊生者也.幸得女娲补天于高山之巅,羲和浴日于东海之滨,救得万众生灵.乃建老母庙于山下以祀女娲羲和,堆陨石于高台以祭太阳神灵.其庙已毁,其碑尚存;其台已去,陨石可见.
有关女娲补天的诗
《与德洪明甫伯与暮春六日同登乌饮於浴鸦池琴》
年代:宋作者:李弥逊
老怀不知春,但爱远峰碧。
乘高恣遐观,未快双目击。
稍为松根坐,遂与参井逼。
女娲补天馀,坠此百炼石。
摩挲苍藓痕,上有雅沿迹。
引觞起自斟,盏面不容滴。
举头挽飞云,颇觉天半窄。
追随二三子,顾我独衰白。
向来无雩春,胜践同今昔。
偶忘千岁忧,共此一笑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