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已经告诉我们,丁默邨成功地将美女刺客郑苹如送上不归路,保住了性命。作为人人欲得而诛之的大汉奸,丁默邨可以挡得住个人的追杀行为,却无法面对将来的“问责”,于是,他得为自己留条后路。1941年的时候,丁默邨接受国民党元老陈立夫招降,成为国民政府在敌营的内应。
1944年11月,汪精卫死,陈公博继任,丁默村于次年1月兼任伪最高国防会议秘书长。5月,调任伪浙江省省长、省党部主任委员、驻杭州“绥靖公署”主任、省保安司令,集党、政、军权于一身。时值日寇侵华崩溃前夕,丁默村复与日本特务中岛信一,策划组织突击队。同时,谋取后路,千方百计与蒋介石的“军统”头子戴笠、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联系。并通过戴、顾向蒋介石保证:“决心以原样的浙江归还中央,决不让共产党抢去”。
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的陈立夫和丁默村秘密取得了联系,对这位当年被他提拔过、如今为汪伪政权特务头子的后辈“晓以大义”,指示他应该设法“脱离伪区”,如果不能“脱离伪区”,就当“伺机立功,协力抗战”。陈立夫“策反”成功,之后的几年,丁默村表面上是傀儡政府的交通部长、福利部长,私底下,他为戴笠的军统局架设电台、供给情报,与周佛海合作企图暗杀当时的特务首脑之一李士群,并且配合戴笠的指示不断营救被捕的重庆地下工作人员。
这些被营救的情报人员,后来在审判庭上,也都具函作证,丁默村和重庆政府的合作是毫无疑义的。
当重庆政府需要丁默村的协助时,陈立夫和戴笠都曾对他提出保证:陈立夫应允丁可以“戴罪立功,应先有事实表现,然后代为转呈委座,予以自首或自新”。戴笠则说得更明确:“弟可负责呈请委座予以保障也。”而在日本战败以后,局势混乱,重庆政府为了防止共产党趁机坐大以及新军阀崛起,又适时而有效地运用了丁默村这个棋子。他被国府任命为“浙江省军委员”,这一回,“浙江”前面没有“伪”字了。
往后的几年,丁默邨表面上是傀儡政府的交通部长、福利部长,而私底下,他为戴笠的军统局架设电台、供给情报,与周佛海合作企图暗杀当时的特务首脑之一李士群,并且配合戴笠的指示不断营救被捕的重庆地下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