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不记得杨勇,只记得统伢子
也是在同一时间,长沙浏阳文家市镇的小街上出现了几个军人。走头的那一个急匆匆的,径直来到一棵槐树下。恰好槐树下的一户人家走出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太太。她见树下忽然出现几个当兵的,吓了一跳。而此时走在前头的那个军人一把上前拉住了老太太,冲口就喊妈。
老太太怔住了,军人又急切地说:“我是杨勇,杨勇啊!”老太太仍无反应。军人突然想起了什么,再说:“我是统伢子,你的统伢子!”老太太此时才有了反应。她一把抱住军人,呜呜地哭了起来,“统伢子,你一走20年,也不知道回来看看妈!”老太太说完,眼泪像决了堤的水一样直往下流。这个老太太口中的统伢子就是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五兵团司令员的杨勇。他正率领他的五兵团路过自己的家乡浏阳。
(作者系长沙市委宣传部副调研员,曾从事长沙民俗田野调查工作。著有《长沙的传说——民间记忆中的历史与文化》。编者)
架划子的肖劲光怎样当上海军司令
任大猛
肖劲光为毛泽东架划子只是传说
长沙湘江边的天马山赵洲港出了一位开国大将、海军司令员肖劲光,这成为赵洲港及长沙的光荣。
从事长沙民间故事搜集的顾庆丰谈到,他曾听过一个故事:住在河西赵洲港的肖劲光就读城内长郡中学时,常架划子来往湘江烟波中。就在湘江中,肖劲光结识了“中流击水”的毛泽东。后来肖劲光参加革命活动,机智勇敢。毛泽东有一回游泳后和同学在肖劲光的划子上休息,并谈论国家和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他看着划桨的肖劲光说,“此人将来可为海军司令。”后来,肖劲光果然成为了海军司令。
当然,这则传说故事应属“白发渔樵江渚上,笑看秋月春风”,一些人扯闲谈扯出来的。
天马山下肖劲光故居建于1905年后
肖劲光在世时曾写有《肖劲光回忆录》一书。将军自述说,“1903年1月4日,我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岳麓山下的赵洲港”,“赵洲港的几户人家中没有一家富户,大都是贫苦的船夫,靠在湘江里摆渡为生。”
肖劲光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肖劲光2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就带着肖劲光兄妹六人,租了一块社地,盖起三间茅草房。此后肖劲光的大哥在坡子街李文玉金号当大厨,家里生活得到改善,房屋遂得以扩建。直到此次重新修缮,天马山坡地上那幢土筑墙小坡瓦的肖劲光故居仍保持清末民初长沙乡间民居的风貌未变。
在长读书时的肖劲光与毛泽东不太熟
1917年,14岁的肖劲光就读长郡中学,与任弼时同学,并住在同一宿舍中。1920年夏天,即将毕业的肖劲光和任弼时,为家贫不能继续升学而担扰,这时,任弼时的同乡、在船山中学就读的任岳得知,长沙组织了一个俄罗斯研究会,准备送一批学生去俄国勤工俭学。即将毕业的肖劲光和任弼时横下一条心,不要长郡中学高中毕业的文凭,决定去俄罗斯留学。当时俄罗斯研究会的书记干事是毛泽东,此前肖劲光也读过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撰写的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