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台岛内部政治发展看,军事整顿已告一段落,接下来进入正常时期,不再需要“军中强人”。尤其是孙立人这样倚仗美国支持的“强人”的存在,将会威胁到蒋介石的权威,增加蒋、孙之间的摩擦系数,成为蒋经国接班路上的障碍。蒋介石清醒地看到这一点,为消除后患,他决定大贬孙立人。
黄埔系见蒋介石欲倒孙立人,也乘机报复,就在孙立人上任“参军长”,不再直接控制部队,而加紧进行旧部联络之际,尾巴被黄埔系及特务机构揪住。为整倒孙立人,“联络旧部”被说成是要在军中建立“纵横联系网”,结成死党;负责联络的郭廷亮被说成是“匪谍”;郭的活动说成是借孙立人的名义进行受中共指使的兵运兵谏,“制造大变乱”;孙立人则被说成是参与“共谍”所进行的阴谋活动,并是郭廷亮他们推举的最高长官。在陈诚等人的指使下,一桩错案就这样制造出笼了。
由于孙立人地位特殊,“孙立人事件”发生后,时任美国总统的艾森豪威尔和五星上将麦克阿瑟等国际级名人,致电蒋介石对孙立人“慎重处理”。在美国的压力下,蒋介石决定像处理张学良一样对孙立人实施“软处理”。于是,孙立人被勒令迁往台中居住。从此,孙立人在台中开始了为期33年的囚禁生涯,成为张学良第二。他离开了灯红酒绿、热闹非凡的政坛,冷清、凄凉、孤独,再无以前的前呼后拥、居高临下之势,虽说不服气、不习惯,可有张学良将军被关押大半生的明鉴,孙立人将军也无过多的奢望。每年除到台北“荣民总医院”做一次例行体验外,平时极少去台中以外的地方,由特工人员“保护”在家闭门思“过”,读书和养花。
直到蒋介石死后,继承父位的蒋经国曾派“总统府”秘书长马纪壮到台中探视孙立人,试探孙将军愿不愿意去见蒋经国。岂知秉性刚直的孙立人数十年来“思过无效”,对蒋家的“恩泽”领教不浅,不愿去见这位曾经参与置自己于死地阴谋的过去的“太子”,今天的“总统”,只是提出3点要求:正式退役,请当局代修住房,恢复自由。由于孙立人冷落了蒋经国,结果实现的只是“代修住房”,“正式退役”的退役金大打折扣,“恢复自由”没有同意。
1988年3月26日,经“新总统”李登辉批准,“国防部长”郑为元来到台中孙家,宣布:“你现在已自由了,你愿意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你爱上哪里去,就上哪里去,并可以同任何人交谈。”此时,孙立人已经88岁。
(责任编辑:赵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