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梁先生认为,王宅镇区域有着大面积的丹霞地貌,在两亿多年前,这片正是内陆湖盆边缘的沼泽地区域,动植物资源丰富,十分适合恐龙的生存。在数十万年的地壳运动中,沼泽地逐渐转化为泥炭层,为恐龙蛋化石的形成提供良好条件。
他说,近年来,金华地区多个县市陆续发现各类恐龙蛋化石,与武义地貌相近的东阳更有“中华恐龙之乡”之称。为什么在武义境内就没有发现恐龙蛋呢?这个疑问一直困扰着他。这一次的发现,不仅充分证明了远古时代武义地域有恐龙活动,更为今后在武义发现恐龙蛋指明方向,是武义史前重大地质发现,对武义地质史研究有着重大意义。
恐龙蛋化石的科研价值:
中国科研人员对广东南雄盆地的恐龙蛋进行研究后认为,由于在晚白垩世最后20~30万年间,南雄地区恐龙的生活环境发生了“突变”,严重的干燥气候以及微量元素的污染,锰、锌、锶等微量元素不足或过多,影响了恐龙蛋壳的正常发育,形成了病态蛋壳结构,因而恐龙蛋不能正常孵化,最终导致了恐龙的绝灭。他们利用扫描核探针,对恐龙蛋化石进行的扫描分析结果,证实了这一新说法。还有古生物工作者也认为,由于某种原因,恐龙蛋不能孵化或只有少数恐龙蛋能孵化,使保存在地层里成为化石的恐龙蛋愈来愈多,而恐龙则愈来愈少,最终导致了恐龙的灭绝。过去,关于恐龙绝灭原因的学说有:“气候恶化说”、“砷中毒说”、“竞争失败说”、“生殖单性说”以及最流行的“陨石撞击说”等。上述新学说已引起世界地质古生物学家的浓厚兴趣。
恐龙蛋化石是历经上千年、上亿年沧海桑田演变的稀世珍宝,是生物和人类进化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科学标本,是世界上珍贵的科学和文化遗产。恐龙蛋化石对于探索恐龙的繁殖行为、恐龙蛋壳的起源和演变,复原恐龙时代的生态环境;对于研究恐龙的出现、繁盛和绝灭;对于划分和对比白垩纪地层以及确定地层的地质年代;对于研究古气候、古地理和古生物的变迁,提供找矿启示等,都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实物资料。而且,恐龙蛋化石群及其集中产地还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旅游地质资源,为发展旅游事业提供了天赐良机。因此,恐龙蛋化石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观赏价值、收藏价值和旅游价值。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和保护恐龙蛋化石及其赋存的地质环境。恐龙蛋化石群的保护贵在自然,贵在保持其原始状态。若将其从赋存的地质环境中挖掘出来,就会大大地丧失其科学价值和其它价值。为此,必须严格执法,依法管理,增强科学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意识,发挥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