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毒气队:
日军在每个战区设野战化学试验部,指导学化战,如1937年在华北和华中两个主要作战方向上,分别设立第1、第2野战化学试验部,并建立了野战毒气厂、野战毒气分厂和野战毒气支厂组成3级独立补给系统。
为应付不同类型的作战需要,其化学战部队种类较多,主要有毒气联联队(1942年时有8个联队投入中战场)、大队、中队、特种气象班和毒气指导班等,还有临时配属师团的独立毒气大队、山地战争毒气大队、近战临时毒气大队等编制,每师团内固定编制的化学勤务人员500人左右。除以上专门的化学战部队外,日军步兵、炮兵、航空兵也普遍进行化学战训练。
陆军毒气联队:1200~1500人。包括:毒气迫击炮大队(150毫米化学迫击炮24门);毒剂吹放大队(30公斤毒气钢瓶120具);毒剂抛射炮大队(160毫米毒气抛射炮24门)。
军属野战毒气队:1000人。包括:迫击炮大队(94式90毫米迫击炮36门,毒剂弹4230发,榴弹1080发);毒气中队(94式布雷车12辆、毒液装载车12辆、94式消毒车12辆运输车9辆)。
师属特种毒气大队:500人。布毒、喷火、消毒3个中队。
毒气中队:165队。3个小队,每个小队4个分队,每分队3小组,每小组3箱毒剂筒,共装备2240个毒剂筒,施放正面宽18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