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初小说热:晚清小说里的“中国梦”

发布日期:2016-07-23 来源:财富国际 阅读:
080财富国际
080财富国际

  百年后的今天,我们读到这样的文字,谁人能不惊呼神奇!梁启超等三人在小说中对上海世博会的百年预言,并非完全是悬想妄测。这与梁启超他们的亲身经历有关。1903年正月,当年流亡海外的梁启超应美洲保皇会之邀游历北美新大陆,行途中他虽错过了因财政问题延期的圣路易斯世博会,但梁任公分明认识到了世博会对于提升城市繁荣的重要作用,触发了在上海举办世博会的灵感。陆士鄂的创作也是如此。陆士谔在小说中那些先进的意识、大胆的设想,一部分是受了在海外求学的弟弟妹妹的影响。同时他和吴趼人的创作,明显受到了梁启超的启发。他们在小说中梦想的北京万国和平会,适与上海办博形成前后关联,如此正显出和平与繁荣的两大主题。小说中“立宪——和平——盛会”的三大招牌性元素,是作家强国梦的文学变奏。080财富国际

  在20世纪初,以梁启超为首的中国作家共同的“中国梦”,不应仅对此作单纯的文学理解,而更应该看作这其实是中华民族对未来的一种政治构想。正如梁启超自己所言,之所以要专门创办一个文学杂志来刊载他的小说,是因为他相信:“顾确信此类之书,于中国前途,大有裨助。”梁启超他们所有的文学活动如出版杂志、倡导文学革命,其目标最终还是希望像《新中国未来记》这样的政治小说能够在中国风行起来,有助于一个强大的政治共同体——“国家”的形成。梁启超他们的政治小说重新塑造了一个全新的“少年中国”形象,并对国家的缔造进行了史的描绘。这在小说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开民族国家叙事之先河。080财富国际

  鲁迅在评论晚清小说“特盛”现象时说道:“‘富强’尤致意焉。”晚清的作家们“其立论皆以中国为主事”,有的用如椽大笔去想象一个未来强大的民族国家,有的用寓言去象征寄托自己的变革理想,有的则对民族国家的历史予以描绘、讽喻国事。国家的主体形象在文学中逐渐确立起来,中国现代文学对“中国”这一现代民族国家不断进行艺术想象,呈现出各种审美形象,不同时期,面貌各异,形成一个中国形象的谱系。晚清政治小说由于其政治和艺术上的天然不足和历史局限,不久便退出了文坛,然而,梁启超等一代志士仁人在晚清小说界革命中强烈表现出来的“中国梦”,却给我们留下了一笔极其珍贵的政治与文化的遗产。080财富国际

关键词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招聘信息免责申明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百度地图 TAG标签

Copyright@2018-2022 Cfgjzx.Com 财富国际在线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财富国际提供:最新财富资讯、房产资讯、股票资讯、区块链、投资理财、保险导购、健康产品、公私募基金,易经等资讯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