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抑郁症药)吃多了会见怎样?

发布日期:2018-06-02 来源:财富国际在线 阅读: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抑郁症药)吃多了会见怎样?

性学自媒体张彪 5小时前 104 健康 舍曲林 躁狂抑郁症
会过于欣快,或者躁狂什么的吗?
0 0
其他回答
悲剧,刚写好的回答手贱查个词典就没了。IOS的输入法连个化学名都不支持,太坑爹。
下面正文:
你说的应该是SSRI类,包括:氟西汀 帕罗西汀 西酞普兰 舍曲林等
抗抑郁药存在转躁风险。但是不吃药也会转躁。其实不管什么原因,该来的总会来的。命中有时终须有,命中无时莫强求,呵呵多么痛的觉悟。 我觉着这个世界一定是对称的 怎么会存在单极性呢 躁狂症已经淡出了医学词汇 相信有一天抑郁症也会消失,额 是这个称谓
转躁风险:
(1)双相一型>双相二型>抑郁症
(2)阳性家族史:双相or抑郁or自杀
这类抑郁患者,又被称为双相三型或者软双相
(3)病前人格:环性人格 精力旺盛型人格
气质类型:抑郁气质和躁狂气质,这样说等于没说,可以细分:外向,开放,神经质,强迫,追求完美
一般的,二型,特别的是那种抑郁很多年以后出现轻躁狂的患者,抑郁气质更明显一些。我倒觉着轻躁狂可能只是他们对长时间抑郁的一种抗争,上面所提到的人格气质在他们身上并不明显,或者说他们并没有躁狂的基因,这也说明了他们为什么往往仅仅局限于轻度躁狂,而且很多人一生当中就出现那么一两次。
而一些在抑郁发作一两年内就被确诊为双相的患者,更符合上面的结论,这也大大增加了未来诱发躁狂的可能性。
不过好消息是稳定期的双相障碍患者与治疗后的单相障碍患者相比时,前者不仅能产生积极的体验,其对正面或负面心境的接受度也高于后者。
就像我,生病前"呵呵",生病后依然"呵呵"。
(4)不同药物的转躁风险:三环类(TCA)>SSRIs>安非他酮
TCA上市早价格低疗效好 缺点就是副作用大 转躁风险高
SSRI中百忧解(氟西汀)文献报道最多,也可能与它在临床上的应用比较早有关 左洛复(舍曲林)报道案例最少
据临床研究 安非他酮转躁率最低 作用机理不明 自然起效最慢
好吧 效果越好 可能意味着转躁风险越高

虽然我不是医学生
虽然......
呵呵
热心网民 5小时前 0条评论
0 0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指的是SSRIs类,是目前比较常用的一类抗抑郁药,药理毒理以舍曲林为例,可以参考看看(各种SSRI都有一点差异,没办法一概而论):
毒理研究:

遗传毒性:细菌突变试验、小鼠淋巴瘤突变试验、在体小鼠骨髓和体外人淋巴细胞遗传学试验结果表明,在有或无代谢激活存在时,舍曲林均未出现遗传毒性。Ot1财富国际

生殖毒性:给药剂量为80mg/kg (以mg/m2
计,为人最大推荐剂量MRHD的4倍) 时,两个大鼠试验之一观察到动物生育力降低。在大鼠和家兔上进行了剂量分别达80mg/kg/日和40mg/kg/日的生殖毒性研究 (以mg/m2计约相当于人最大推荐剂量的4倍) ,在各试验剂量下均未发现致畸作用。怀孕大鼠和家兔在器官形成期给予舍曲林 (剂量分别为10mg/kg和40mg/kg,以mg/m2计约相当于MRHD的0.5倍和4倍) 时观察到胎仔骨化延迟。雌性大鼠妊娠后期及哺乳期给予舍曲林,剂量20mg/kg下死产幼鼠及出生后前4天幼鼠死亡数量增加,出生后前4天幼鼠的体重亦降低,对大鼠幼鼠无影响的剂量为10mg/kg。幼鼠存活率的降低是由舍曲林在子宫的暴露所致。但这些作用的临床意义尚不清楚。Ot1财富国际

致癌性:在CD-1小鼠和Long-Evans大鼠上进行了剂量达40mg/kg/日 (以mg/m2计,分别约相当于MRHD的1倍和2倍) 的终生致癌性研究。在l0-40mg/kg剂量时,雄性小鼠出现剂量相关性的肝腺瘤增加,在雌性小鼠或接受相同给药处理的大鼠上未观察到肝腺瘤的增加,也未见肝细胞癌的增加。CD-1小鼠肝腺瘤的自发率具有波动性,该结果对人类的意义尚不清楚。40mg/kg雌性大鼠出现甲状腺滤泡腺瘤增加,同时并不伴有甲状腺增生。与对照组比较,10-40mg/kg给药组大鼠子宫腺瘤增加,但尚不明确该结果与药物的相关性。Ot1财富国际

依赖性:动物研究未显示本品有兴奋作用或巴比妥样 (中枢抑制剂) 滥用的潜在性。药理作用:盐酸舍曲林是一种选择性的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其作用机制与其对中枢神经元5-羟色胺再摄取的抑制有关。在临床剂量下,舍曲林阻断人血小板对5-羟色胺的摄取。研究提示舍曲林是一种强效和选择性的神经元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对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仅有微弱影响。体外研究显示,舍曲林对肾上腺素能受体 (α1,α2,β) 、胆碱能受体、GABA受体、多巴胺能受体、组胺受体、5-羟色胺能受体 (5HTlA,5HTlB,5HT2) 或苯二氮卓受体没有明显的亲和力。对上述受体的拮抗作用被认为与其它精神疾病用药的镇静作用、抗胆碱作用和心脏毒性相关。动物长期给予舍曲林可使脑中去甲肾上腺素受体下调,这与临床上其它抗抑郁症药物的作用一致。舍曲林对单胺氧化酶没有抑制作用。

药理作用:盐酸舍曲林是一种选择性的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其作用机制与其对中枢神经元5-羟色胺再摄取的抑制有关。在临床剂量下,舍曲林阻断人血小板对5-羟色胺的摄取。研究提示舍曲林是一种强效和选择性的神经元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对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仅有微弱影响。体外研究显示,舍曲林对肾上腺素能受体 (α1,α2,β) 、胆碱能受体、GABA受体、多巴胺能受体、组胺受体、5-羟色胺能受体 (5HTlA,5HTlB,5HT2) 或苯二氮卓受体没有明显的亲和力。对上述受体的拮抗作用被认为与其它精神疾病用药的镇静作用、抗胆碱作用和心脏毒性相关。动物长期给予舍曲林可使脑中去甲肾上腺素受体下调,这与临床上其它抗抑郁症药物的作用一致。舍曲林对单胺氧化酶没有抑制作用。
“吃多了”有两个可能的意思,一是一次吃多了,二是长期服用。
一次吃多了
仍然以舍曲林为例
药物过量症状包括有因5-羟色胺引起的不良反应如嗜睡、胃肠不适 (如恶心和呕吐) 、心动过速、震颤、激越和头晕。罕有昏迷报道。

其实临床常见的还是胃肠道反应为多,而这一类药都没有特效解毒剂,主要还是洗胃、补液、吸附剂、血透等等的万能方法处理。

长期服用
虽然说明书上的不良反应很多,但只要遵医嘱服用,这类药物一般不会引起严重的问题,而医生会根据个体的反应控制剂量和药物种类,把不良反应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比较多见的“可接受”不良反应是食欲轻微减退、便秘这些)。

转躁问题
关于抗抑郁药的转躁,有个专门的名词叫“抗抑郁要相关躁狂(AAM)”,但定义和诊断标准一直在变。
一般认为,如 @Truman所说,转躁风险:三环类(TCA)>SSRI>安非他酮,另外还有一个SNRI类(文拉法辛、度洛西汀)被认为比SSRI强,还有一大堆其他类型的抗抑郁我就没有看过转躁风险排序的文献了...
临床上,SSRI类转躁还是比较少见的。而近期学术界的观点比较倾向于认为抗抑郁诱发的躁狂其实就是躁狂,这个人以后即使不吃抗抑郁药,也很可能会发生躁狂的。(反过来说,你没有躁狂的命怎么吃都不会转躁...)
DSM-5在躁狂定义上也有修正,提到“抗抑郁药引起的躁狂需超过药物的直接生理效应",大大们的解释是抗抑郁药引起的躁狂在停药后很快就会消失,如果超过了药物作用持续的时间,就可以认为是真正的躁狂。(但药物持续时间到底是多久呢?没有明确的标准,还是需要医生的主观判断。)但还是那个观点,真正的AAM不如以前所认为的那么多.
关力杰 5小时前 0条评论
0 0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招聘信息免责申明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百度地图 TAG标签

Copyright@2018-2022 Cfgjzx.Com 财富国际在线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财富国际提供:最新财富资讯、房产资讯、股票资讯、区块链、投资理财、保险导购、健康产品、公私募基金,易经等资讯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