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评价演员靳东之演技?
发布日期:2018-06-09
来源:财富国际在线
阅读:
何以评价演员靳东之演技?
麻将胡同蹲只猫 2小时前 124 演员 演员靳东
0 赞 0 踩 其他回答
什么时候能演出“不体面”,他就能再上个台阶。 宋邵 1小时前 0条评论 0 赞 0 踩 很多时候我们在讨论演技的时候都被一些惯常的说法蒙蔽了,比如演技差的代名词“小鲜肉”和演技好的代名词“老戏骨”,这给我们造成了一种错觉:年纪轻轻就活跃在荧幕上的,演技必然很差;一旦上了年纪,演技就必然得到了质的飞跃。
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客观,演员要拥有出色的演技,个人的努力当然很重要。但重要的东西并不一定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还是在于演员的天分。所以那些现在公认的老戏骨,葛优也好,陈道明也好,梁家辉也好,没有一个是所谓大器晚成的,基本都在25岁到30岁之间开始担任影视作品的主演,从甫一出道就有非常亮眼的表现。而且他们不管演的是市井小民、王公贵族、地痞流氓还是黑道大佬,丝毫不落窠臼,角色拿出来个顶个地深入人心。
哪怕是颜值不突出如黄渤(很委婉的一种说法),也仅仅在32岁出演《疯狂的石头》就一炮而红,而且回头看看他26岁出演的首部作品《上车,走吧》,基本是一个人撑起了一部戏。
当然这是运气好的,很早就有出人头地的机会,有没有那种很坎坷的呢?就拿张嘉译来说,20岁时就出演了个人的第一部作品,结果到了39岁出演《蜗居》才走红大江南北。从现代人的视角来看他是典型的大器晚成。但是一时的“红”并不能完全代表“成”,我们更需要审视的是他在走红之后的表现。
可以说张嘉译完完全全没有让观众失望,不论是出演领导干部、富商、劫匪、普通老百姓、地主、农民还是地下党,他都能把每一个角色的行为和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以上这些可以称得上是老戏骨,这与他们的天分是分不开的。他们对于周遭的一切有异乎常人的的高度敏感,对于他们来说生活中所经历的一切,看见的每一个人,他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是自己表演的素材。这种能力与生俱来,后天也培养不来。
再次拿黄渤来举例,在很多综艺节目和采访中都可以看到他通过模仿来插科打诨的段落(例如模仿王宝强)。这需要三点能力:一是对于生活中素材的汲取和吸收;二是消化整理和再输出的能力;三是惊人的模仿和演绎能力。
拥有这种天分的演员,至少可以保证在付出同等努力的时候,得到的提升是他人无法企及的。这就好比有人是天生的商人,有人是天生的科学家,这事儿没处说理去。
当然还有一种演员,我们可以暂且称他为“老鲜肉”。
他们也到了四十郎当岁,也可能出演了某个角色火了,也可能还没有火,他的演技你也说不上差也说不上好,但总觉得还差点火候。
这种演员,就是没有天分。
例子很好举,就拿黄晓明和陆毅来说,一个39一个41,星途也算坦荡但是没有几个拿得出手的角色。到了这个岁数还常常因为某一两个作品中颇为亮眼的表现被媒体赞扬演技有突破,其实挺可悲的。
但是即便这一批人中也同样有火遍大江南北的,所以说演艺圈也给了没有天分的演员路走,就是要找准定位。
什么是定位?就是演员要恰好撞到某一特定类型角色和自身行为性格人设全面匹配,这样演起来就像演自己,得心应手,行云流水。
而且以现在的影视剧拍摄周期来讲,一个角色演火了,马上会有无数量身打造的角色来找你,根本不用愁没有后着。
这就是“老鲜肉”比“小鲜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年龄和阅历的关系,即便是同样缺乏演技,“老鲜肉”也更容易找准定位,出演那个不是自己的“自己”。
所以很多人说某位演员为什么演什么角色都像自己,其实这才是聪明的演员。因为长时间的摸爬滚打告诉他们第一条路走不通,所以他们决定选择更为轻松的第二条。
就好像,如果出演每一个角色都是西装笔挺,昂首挺胸,霸气外露,讳莫如深,时不时说出两句金玉良言,再加上磁性的声线和英俊的面庞,既简单,又不缺人买账。
至此,我好像还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但我其实已经回答了。
我只是,对事不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