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发现,截至今年4月末,工银安盛人寿、建信人寿、农银人寿、中银三星人寿、交银康联人寿均发布了其2015年的业绩报告,除中银三星去年8月才完成对中航三星人寿的股权交割及增资,财报出现亏损之外,交银康联去年净利同比暴增9倍多,农银人寿净利增长6倍,工银安盛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5倍,建信人寿净利增长达1.5倍。
“银行系险企去年的业绩是历年来最好的,这也受惠于2015年上半年资本市场的火热,然而对于控股股东五大国有银行来说,旗下控股险企能够贡献的利润毕竟有限,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这一块业务未来能够给银行提供多少占比利润贡献,也很难说。”5月5日,上述一家银行系险企负责人坦言。
一粟VS沧海
尽管五大国有银行控股的险企在去年业绩有了爆发式增长,然而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这些险企能够为大股东贡献的利润微乎其微。
据统计,在五家银行系险企中,中银三星人寿因中行“接手”股权较晚,去年仍然亏损1.4亿元外,工银安盛实现净利润4.5亿元、建信人寿盈利4.1亿元、农银人寿录得净利2.2亿元、交银康联实现利润2.03亿元,五家银行系险企净利总和11.43亿元。
与此相比,尽管去年五大行净利润都已接近零增长,但仍实现净利润9234.22亿元。其中工行实现净利润2771.3亿元,建行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2281.45亿元,农行全年实现净利润1807.74亿元,中行股东应享税后利润1708.45亿元,交行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5.28亿元。按照2015年366天计算,日均净赚25.23亿元。
这意味着,五大行一天赚的净利润是旗下各家控股寿险子公司利润总和的两倍。
除五大行外,招商银行和北京银行两家股份制银行也分别拥有招商信诺人寿以及中荷人寿,这两家寿险公司去年的净利润分别为2.92亿元和0.32亿元。
上海财经大学保险系教授许谨良在5月6日表示,“对于银行而言,他们进入寿险业的时间都不长,一是受制于彼时的政策限制,其二相比大中型保险集团,银行系险企的规模较小,产品和销售渠道也比较单一,同时寿险公司在一二线城市面临的竞争也很激烈。事实上这些公司能够实现盈利并不容易。”
值得关注的是,对于银行系险企而言,在去年保费规模及净利润大幅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偿付能力下降和退保金大比例增加的问题。
以工银安盛为例,其2015年年报显示,公司总资产到2015年末为665.7亿元,同比增长64.3%,投资收益高达29.6亿元,是2014年的2.5倍,而退保金总额高达28亿元,比2014年增加了96.9%,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为14亿元,同比增长54.4%,2015年末工银安盛偿付能力充足率相比2014年末下降了99个百分点。
此外,中银三星人寿2015年退保金达2.9亿元,同比增长625%;交银康联人寿去年退保金激增264.58%,金额高达17.5亿元;建信人寿2015年退保金130.1亿元,同比增长588.36%。
大银行小保险如何联手
虽然在整个寿险业中,银行系险企的业务与利润规模排名依然靠后,但是对于作为控股股东的银行而言,在自身净利增速下滑以及息差收入缩窄、坏账率攀升的情况下,没有放弃这块看似渺小的寿险市场。
五大行此前的年报中均对旗下的控股寿险公司有所表述。工行的年报中提及工银安盛积极推进期交转型,保费收入增长
52.8%,业务规模和市场地位持续提高;建行亦在年报中称,2015年建信人寿规模保费收入居银行系首位,经营区域进一步拓展,投资收益稳步提高;交行2015年年报显示,交银康联积极融入交银集团业务体系,与集团合作开发的“交银安贷”保障计划完成保额81.84亿元,面向集团企业客户的团体意外险“交银乐业”完成保额351.56亿元;中行2015年年报称,中银三星人寿上线中国银行银保自助通项目,推进中国银行电销项目,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开发面向高端客户的产品,结合银保渠道特点和客户需求开发专属产品。
“银行对于旗下子公司肯定会加大协同合作的力度,这不仅对于未来的银保渠道产生影响,同时也会逐步增加银行自身的中间业务收入。不过即使以银行业净利润出现负增长的态势来看,其庞大的净利润绝对值,是银行系险企所不能及的。粗略测算,假设银行系险企未来的净利润能达到百亿级别,恐怕也要5年以上时间。”上海一家大型国有银行银保部负责人在5月6日表示。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银行系保险能否长久保持这样的利润增速,其实有待观察。经历了去年资本市场的大起大落,以及今年一季度的宽幅震荡,上市险企的净利润与去年同比出现大幅降低,银行系险企也未能幸免。在保险资金运用依然无法完全摆脱资本市场动荡的“魔咒”时,银行系险企也无法维持如去年般的业绩高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