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队伍里不时地响起“扑通!”、“哎呀!”的声音,差不多每个战士都摔过几跤。摔一跤后,就成了个泥人。
战士们脚上的草鞋陷入淤(yū)泥里,一提就坏了,于是很多人干脆光着脚,踏着碎石头和烂泥巴混合成的路,继续前进。
夜色更深了,离遵义城也越来越近,战士们自觉地安静下来,悄然无声地行进,不一会儿就顺利地到达遵义城门口。这个时候大雨已经停了,透过夜幕看见一点儿灯光,悬在半空中。走在前面的俘虏们停下来,悄悄告诉王集成:“到了,这是遵义城上岗楼的灯光。”
好戏就要上场了,战士们都装成败退下来的样子,慌慌忙忙往城门口跑去。
“干什么的?!”城楼上发出一句凶狠的问话。枪栓也拉得“呱啦呱啦”直响。
“自己人!”俘虏用贵州话从容地回答。
“哪一部分的?”城楼上又问。这一次的语气稍稍有点缓和。
这时,俘虏的连长就按照王集成事先教给他们的内容,哭哭啼(tí)啼地回答:“我们是外围营的,今天叫‘共匪’包围了,地盘丢了,营长也打死了。我是一连连长,领着一部分弟兄好不容易逃了出来。现在‘共匪’还在后面追我们呢,快快开开城门,让我们进去吧,救救我们!”
敌人听了将信将疑,迟疑地问:“你们营长叫什么名字?”
那个俘虏连长一下子就答上来了。城楼上没了声音,看样他们是在研究情况。为了不让他们有时间思考,红军让许多人一起乱嘈嘈地喊:“快开开门呐!”
“麻烦麻烦老兄啦!救兄弟一命吧!”
“‘共匪’马上就追上来啦!”
……
“吵什么吵!”城楼上传来一声大喊,显然是很烦恼的声音,红军的计划成功了!
战士们马上“服从”地一言不发。这时,城上照下来几束手电筒的光。看来敌人是想看看是不是真的“兄弟”,那十几个俘虏兵赶紧仰起头,手电从他们脸上照过去。
“好像是……”
“我认识那个……”
城上传来几句模糊的商量声,红军战士们心中暗暗好笑。
当他们确实认定红军是“自己人”的时候,才说:“等着,别吵,这就给你们开门!”战士们一听,都悄悄地上好刺刀,推上子弹,等着敌人开门来迎接“自己人”。
“哗啦”一声,“吱——”“吱——”的两声,又高又厚的城门敞开了。敌人一边开门,一边慌张地问走在最前面的红军侦察排同志:“怎么?‘共匪’已经过了乌江啦?来得好快呀!”
“是啊!再告诉你,现在已经进了遵义城了!”几个虎将把枪口指着那两个敌人的脑袋,严厉地说:“告诉你们,我们就是中国工农红军!”
那两个敌兵吓得“啊!”了一声,目瞪口呆,像面条一样瘫(tān)在地上了。
二十多个司号员一齐吹起了冲锋号。藏在后面的部队像潮水一般涌入城内。遵义城热闹起来了,激昂嘹(liáo)亮的军号声中夹杂着惊心动魄的枪声;英勇杀敌的呼喊混合着敌人的哭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