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王欣然从命。
赵王弹毕,蔺相如跳了出来请秦王击缶为乐。
秦王摇头:“我可不象赵王多才多艺,对音乐偶一窍不通。”
蔺相如横剑自己脖颈上:“你如果不同意,我这一腔热血溅你一身。”
秦王怒:“你怎么又绑架自己,又玩这一套?击缶这事我确实不会。”
蔺:“你可以随便应付着敲一下也算过关,否则我这条命就是你逼死的!”
同盟会结束后,蔺相如的故事尽人皆知,报纸头版大标头耸人听闻:蔺相如单枪匹马吓倒了整个大秦!整个大秦匍匐在蔺相如脚下!
为赵王挣足了面子,赵王封蔺为上卿,位置高过了大将廉颇。
廉颇大怒:“这个在阉人门下吃白饭的,在国外丢人现眼,率军打仗又丧师丢城。只凭着耍几次无赖,争了点无关痛痒的口头胜利,居然爬到了我的头上。国人被宣传蒙蔽了不明真相,我还不知道他那两把刷子,等我与他会面,非削丫一顿不可。”
蔺相如听了大为恐慌,哭诉于赵王。
赵王安慰他说:“廉颇这人吃软不吃硬,你如果对他认小服低,他就不好意思再跟你计较了。明天我给你们俩安排一个单独相处的机会,该怎么办,你懂得。”
赵王招来廉颇:“蔺相如虽然吃了败仗,丢了城池,损失了兵马。但他为我争了面子,这是不争的事实,你没听秦人流传一句话吗怎么说的吗?只要蔺相如和廉颇精诚合作,秦国就不敢侵略赵国。你们两个如果闹矛盾,正中秦国的下怀,我的江山就危险了。”
廉颇:“把蔺相如这个耍嘴皮的和我相提并论,本身就是秦国人在放烟雾弹,它会助长国人夸夸其谈的作风。”
赵王:“不管怎么样,你要给我个面子,现在我让蔺相如给你道个歉。”
蔺相如上,赤着上身,背着荆条,跪在廉颇面前请罪。
廉颇连连摇头:“罢了罢了罢了,这件事我从此不再提起。”
几年后,秦国经过整军备战,由白起率50万大军发动灭赵之战。
廉颇率兵与秦军对阵于长平。
在赵国人眼里,将军廉颇与蔺相如的珠联璧和,是铜墙铁壁的江山,秦国来攻,是不自量力的找死。
赵国因为和氏璧事件,举国兴起掘宝献宝之风,投机取巧大行其道,农田被大批荒废,军粮后续乏力。
加上文士们激进傲慢的狂言,赵王相信与秦国的对抗应当速战速决,一则减轻粮草的供应,压缩战争开支。二则以雷霆万钧打出赵国的威风。
因此他弃用了力主防守的廉颇,改用惯能豪言退敌,舌灿兰花的赵括。
结局大家都知道了,长平之战,赵军大败,降卒被坑杀45万。赵国国势从此一蹶不振。
蔺相如在其间未曾露面,估计受惊吓去世,否则又要上演一出针对秦王或赵王的负*请罪。
又过数年,赵国被灭,赵王迁被下放到偏远地区进行劳动改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