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备说:“怎能劳驾诸葛先生?过几天,我还要来。”说完,借了纸笔手写留言,以表敬慕诸葛亮之心。写罢,递与诸葛均,辞别返回新野。
光阴如箭,很快到了新春。刘备选择黄道吉日,斋戒三日,沐浴换衣,再去卧龙岗拜访诸葛亮。
关公说:“兄长两次亲去,礼节算是到顶了,想来诸葛亮有名无实,故意回避。”
张飞叫道:“何劳哥哥去,我拿根绳子把他捆来就是了。”
刘备斥道:“不要无礼!古代齐桓公拜访东郭野人去五次才见一面,何况我要见大贤人呢?你今天不要去,我带二弟去。”
张飞说:“哥哥们都去。小弟怎敢落后?”
刘备说:“你要去,不可失礼!”
三人快近茅庐时.碰见诸葛均,说诸葛亮正在屋里。刘备大喜,书僮却说:“先生在草堂睡觉。”
刘备关照书僮不要惊动,只是下马站在门口石阶下等候,等了好久还不见诸葛亮起床。
张飞大怒道:“这家伙如此傲慢,待我去屋后放把火,看他醒不醒。”
关公再三将他劝住。刘备足足等了两三个时辰,才见到诸葛亮。诸葛亮为刘备的诚心和谦恭所感动,与刘备进行一番关于天下大势的隆中对策后,终于答应出山辅助刘备。
刘备善于让贤才为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用人之道,真是大智大谋啊!
诸葛亮为刘备献上计谋“隆中对”: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当时26岁)对刘备陈说天下形势及兴复汉室之计。陈寿完成的《三国志》中的诸葛亮传是太康十年(290年)。陈寿是听别人转述,然后整理出来的《隆中对》。
《三国志》既是一部史学巨著,也是一部文学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