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告状之后,袭人做了件事,第七十七回有一段:
“原来这一二年间袭人因王夫人看重了他了,越发自要尊重。凡背人之处,或夜晚之间,总不与宝玉狎昵,较先幼时反倒疏远了。”
而随后近身服侍的人是谁呢?毫无疑问,袭人退后,补上去的只能是晴雯。于是,袭人就完全把自己之前独独可以给宝玉侍寝的福利,让给了晴雯。殊不知,晴雯与宝玉有了亲密的相处时间,不仅落实了王夫人的疑心,也正好为袭人提供了“作怪”的口实。
晴雯走后,宝玉对袭人的质问:“怎么单挑不出你和月秋纹来?”,以及袭人模糊的回答,更加证实了袭人在外构陷晴雯的事实,这样的构陷,晴雯便会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一个无可挽回的死局。
而面对晴雯,袭人更是与之锋芒相对,只不过这份锋芒,多了一层隐忍,故而造成了袭人温顺可人而晴雯张扬可恶的表象。
然而,这样的矛盾还是爆发了。第三十一回,晴雯与宝玉之间凶猛争吵,袭人前来劝架。见宝玉已经气的黄了脸,袭人少不得自己“忍了性子”,推晴雯道:“好妹妹,你出去逛逛,原是我们的不是。”
“我们”是谁呢?是袭人和贾宝玉,且不论一个奴才将自己和主人用这样的称谓互相称呼是否合适,这样的话语是不是就在无意间将宝玉拉入袭人的阵营,让在气头上失去理智的宝玉不自觉的就和袭人同仇敌忾?袭人温良的背后,原来是藏着刀的。
除了与晴雯为敌,我们还可见袭人之初心变的面目全非,在第五十一回,袭人母亲病重,花自芳来接袭人与母亲见最后一面。
如果按照常人的逻辑,是不是越快去见越好呢?而袭人是如何表现的?“半日,果见袭人穿戴来了”,“凤姐儿看袭人头上戴着几枝金钗珠钏”。母亲病重,袭人竟有心情打扮,头戴金钗珠钏,倒也华丽。对于母亲,她倒也是不管不顾了。而这点,是不是和曾经为花家挺身而出的袭人鲜明对比?
这便是袭人的好与袭人的坏,袭人本也是一位纯洁和与世无争的女子,怎奈因为那颗不甘和不平之心,一招棋错,便开始一步步走入错误的深渊,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悲剧。这一切,不过都是因为那颗“争荣夸耀”之心而扭曲了本心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