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中至正到自由广场:蒋介石崇拜的潮起潮落

发布日期:2017-06-20 来源:财富国际 阅读:

作为东亚近代史上最著名的威权统治者之一,针对蒋介石的个人崇拜曾弥漫全台,而这种时代潮流在蒋介石去世后的一段时间内达到最高峰。台湾“行政院”在蒋去世当年即发布《纪念总统蒋公有关事项》,除了每年蒋介石的生日和忌日为法定假日,全台放假一天以外,还规定由“教育部”制定和推行《总统蒋公纪念歌》,并“以总统蒋公毕生丰功伟业之事迹,经天纬地之思想,编为各级学校适当课程之教材,垂诸永远”。此外还要求各县市都要建立蒋介石铜像,各地机关、学校、部队之礼堂、会议室等处都要悬挂蒋介石画像等等。而在这其中,耗资最巨的一项规定,便是兴建中正纪念堂了。7uR财富国际

1975年7月,中正纪念堂筹建小组决定以台北市杭州南路、中山南路、爱国东路和信义路合围地块为纪念堂基地,随后向海内外公开征集建筑设计方案。经过评审,最终决定采用台湾著名建筑师杨卓成的方案,并进行修改完善。纪念堂园区由中正纪念堂、“国家戏剧院”、“国家音乐厅”和大中至正牌楼等建筑构成,中轴对称布局。整个园区面向西北,中轴线指向中国大陆方向。7uR财富国际
7uR财富国际

中正纪念堂建于三层高的台基之上,平面为方形,与“中正”之意契合。屋顶为蓝色琉璃瓦八角重檐攒尖顶,屋脊构成多个“人”字形,寓意“天人合一”。而蓝色琉璃瓦和白色墙面则构成了“青天白日”的象征性色调。堂内大厅正面为一尊六米多高的蒋介石坐姿铜像,基座上刻有蒋介石遗嘱。而大厅天花板中央则是一座青天白日图案的藻井。7uR财富国际

中正纪念堂的建筑设计师杨卓成,是台湾六七十年代“中国文化复兴运动”中大屋顶建筑的代表性人物。中正纪念堂的建筑风格,无论是传统民族风格的建筑造型,白墙蓝瓦的外观色调,抑或青天白日的大厅藻井等等,都明显可以看到1920年代南京中山陵的影子,八角攒尖顶的屋顶,也使人联想到了广州中山纪念堂的屋顶造型。而园区正面牌坊上的“大中至正”四字,无疑也点明了整组建筑群的核心思想:既是对蒋介石的无上神化与崇拜,也在强调“蒋中正”继承“中山正统”之地位。7uR财富国际

不过,伴随着台湾“解严”和民主化,对蒋介石的个人崇拜迅速退潮。4月5日和10月31日已不再是法定节假日,学校不再强制教唱《蒋公纪念歌》,全台各地的蒋介石铜像也陆续被拆除,特别是在中南部地区的县市中,许多地方已经几乎找不到蒋介石铜像了。各地拆卸下的铜像,许多被运往桃园大溪的两蒋文化园,形成了一处别有趣味的“铜像公园”,如同一个现代版“兵马俑”阵。7uR财富国际

2007年12月7日,在陈水扁当局“教育部”的主导下,中正纪念堂牌楼的“大中至正”四字被拆卸,更换为“自由广场”,还一度将纪念堂也更名为“台湾民主纪念馆”。国民党重新执政后的2009年7月20日,“中正纪念堂”匾额被恢复,但“自由广场”则予以保留至今。作为蒋介石崇拜的最大象征性符号,中正纪念堂“大中至正”的消失,也标志着蒋介石崇拜的彻底落幕。7uR财富国际

关键词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招聘信息免责申明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百度地图 TAG标签

Copyright@2018-2022 Cfgjzx.Com 财富国际在线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财富国际提供:最新财富资讯、房产资讯、股票资讯、区块链、投资理财、保险导购、健康产品、公私募基金,易经等资讯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