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次发生在顺治五年(1648)。
当年二月,征讨张献忠大西军的豪格大军凯旋回京。参领希尔良因冒功邀赏一事遭到处罚,鳌拜也以勘察不实而被议处“应革职,罚银一百两”。
三月,贝子屯齐告发郑亲王济尔哈朗当年拥立肃亲王豪格、后又包庇豪格的种种罪状。鳌拜诸人谋立肃亲王之事也被同时告发。
多尔衮借此事兴起大狱,严讯诸人。最后,鳌拜以欲立豪格、与诸人盟誓等罪名论死,得旨“罚锾(huán)自赎”。四月,侍卫廓步梭又告发鳌拜在皇太极死时“擅发兵丁守门”,再次论死,改革职为民,得旨免革职。鳌拜虽以大功凯旋,在短短数月间却被论死两次,可见其所受打击之严酷、境遇之窘迫。
鳌拜所受的第三次打击是在顺治七年(1650)。这年七月,多尔衮生病,暗示贝子锡翰,想请顺治帝亲临探视自己,锡翰遂秉承其意“请驾临幸”,多尔衮却又以“违令渎请”罪之,并追究鳌拜包庇之罪,论死,后改免死罚赎、降爵。是年十一月,多尔衮死,顺治亲政。
其实那时候,鳌拜如果谋求个人利益,完全可以投靠多尔衮,但是,他始终没有。他是清初的一名悍将,又能衷心事主。
当然,从这也能解释他为什么到了康熙当政的时候那么气势凌人了。鳌拜心里想,你小子今天能当皇上,还不是老子当年力保你老爹?要不你早不知道去哪了……
顺治亲政时期
所以在顺治亲政后,曾经盟誓“一心为主,生死与共”的鳌拜、索尼等人深受顺治重用和敬重,顺治视他们为自己的心腹。
之后,鳌拜一直随侍在顺治身边,直接参与着国家各类事务的处理,如商讨本章批复程序、联络蒙古科尔沁部、协和太后与皇帝之间的关系、祭奠过世王公妃嫔、协助会审案狱,并倡议“大阅以讲武”,亲自教武进士骑射等。
顺治十三年(1656),鳌拜旧伤复发,卧床不起,顺治亲自去鳌拜府邸慰问。
顺治十四年(1657)冬,孝庄文皇后(即皇太极妻博尔济吉特氏)病重,顺治日夜侍候在左右。鳌拜也昼夜于宫中伺候,顾不上自己休息吃饭。
顺治对鳌拜大加赞赏。所以在顺治患天花时,会指定鳌拜为四大辅政大臣之一,帮助自己的幼子康熙,也是符合情理的!
皇太极死后,鳌拜为年幼的清顺治帝即位发挥了重大作用,获得顺治帝信任,又以护卫太后有功而位至极品。康熙即位后,受顺治遗命,任其为四辅政大臣之一。
鳌拜——欺主乱政,囚死狱中
鳌拜居功自傲,逐渐变得骄横起来,不把年幼的康熙皇帝看在眼里。他擅杀大臣,私欲膨胀,结党营私,随时准备把持朝政,引起了康熙和孝庄皇太后的警惕。首辅大臣索尼死后,鳌拜一心想占据此位,便逼迫康熙杀了政敌苏克萨哈一家大小,以首辅自居,更加放纵。他还常常在康熙面前斥责大臣,拦截奏章,权势已威胁到康熙的统治。亲政以后的康熙忍无可忍,于1669年五月十六日设计逮捕了鳌拜。胸怀宽广的康熙没有杀他,也没有牵连更多的人,只是把他囚禁起来。不久,鳌拜死于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