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剑英大事不糊涂 力荐邓小平主持军委工作

发布日期:2015-01-21 来源:财富国际 阅读:

  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曾送他两句话:“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表扬他能在历史的“大关节”处明断是非,果敢抉择,谋虑缜密;1986年他逝世时,中共中央的悼词称他“在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敢于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做出正确的决断”……他就是素有“儒将”之称的叶剑英元帅。eDy财富国际

  -将张国焘密令报告毛泽东,保证了党中央和中央红军按原计划北上eDy财富国际

  -在粉碎“四人帮”这个问题上的决策和擘画,有不可或缺之功eDy财富国际

  -弥留之际的毛泽东特意将其招回,紧紧握住他的手,却未能出声eDy财富国际

  被喻为“大事不糊涂”的名相吕端eDy财富国际

  1962年9月24日,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说:“叶剑英同志搞了一篇文章,很尖锐,大关节是不糊涂的。我送你两句话,‘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诸葛,大家都知道,是诸葛亮;吕端是宋朝的一个宰相,说这个人大事不糊涂。”eDy财富国际

  据薄一波后来回忆,大概在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他在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讲到旧戏中王佐断臂“为国家尽忠心,昼夜奔忙”时,毛泽东插话说:我曾送给叶剑英同志两句话:“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看来,毛泽东不止一次说过这两句话。eDy财富国际

  毛泽东借“大事不糊涂”的吕端评价叶剑英,主要是指他能够在“大关节”处看清要害,做事情从大局出发,能够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eDy财富国际

  按薄一波的说法,叶剑英最大的贡献有两件事:一件是1935年长征途中,将张国焘密令陈昌浩率右路军南下的电报报告毛泽东,保证了党中央和中央红军按原计划北上。另一件就是在粉碎“四人帮”这个问题上的决策和擘画。eDy财富国际

  除此两件外,叶剑英一生中还有其他一些可为称道的“大事不糊涂”之举。如1922年陈炯明叛变,他挺身而出,率部保卫蒙难广州的孙中山。1926年北伐军打下南昌,蒋介石让他做其嫡系第一军第一师的师长,叶剑英予以拒绝。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政变,他通电反蒋,并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这年7月,在中共中央秘密策划南昌起义的紧要关头,叶剑英获知汪精卫、张发奎将诱骗贺龙、叶挺上庐山,加以逮捕以阻挠起义的消息,便火速下山同贺、叶商量对策,保证了起义顺利进行。从红军时期开始,叶剑英长期在我军总部负责参谋工作,多建帷幄运筹之功。抗日战争时期,在蒋介石召集的全国参谋长会议上,他“单刀赴会”,更有“舌战群儒”之举。“文革”初期,面对陈伯达、江青等“中央文革小组”成员搞乱党和国家的局面,叶剑英等老同志拍案而起,“大闹怀仁堂”。“九·一三”事件后,叶先是配合周恩来,后襄赞邓小平,经受了党内艰难的政治局势的考验。凡此等等,说明他能够作出薄一波说的两大贡献,绝不是偶然的。eDy财富国际

  叶剑英曾在一首《题画竹》诗中说“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这可视为他在“大关节”处最能彰显政治品格的生动写照。周恩来生前曾引用唐太宗李世民的诗句“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来称誉叶帅,大体也是这个意思。eDy财富国际

  毛泽东让他当众背诵辛弃疾的诗词eDy财富国际

  叶剑英为人随和,平时谨言慎行,善谋善思,很懂政治艺术,素有“参座”称谓。观叶帅言行,常常让人想起北宋末年爱国名将宗泽的诗句:“眼中形势胸中策,缓步徐行静不哗。”胸中有数且从容应对,关键处便见出英雄本色。此外,叶剑英才兼文武,学识丰富,也素为人称道。eDy财富国际

  作为元帅诗人,叶剑英对大事的许多思考,常寓于诗中,留下不少名句。1965年重读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他赋诗云:“一篇持久重新读,眼底吴钩看不休。”一句“眼底吴钩看不休”,沉淀了对当时国际紧张局势的深刻思考。同时创作的《七律·远望》,更以其“昏鸦三匝迷枯树,回雁兼程溯旧踪”的精当比喻,传达出对国际社会主义阵营的走向和前途的担忧。此诗也引起毛泽东的关注。这年12月26日生日那天,毛泽东一字不差地把叶的《七律·远望》书写下来送给孩子,连在什么时候刊登在哪家报纸上,都记得一清二楚。1966年“文革”初起,叶剑英在一首《虞美人》词中说,“串连炮打何时了,官罢知多少?赫赫沙场旧威风,顶住青年小将几回冲!严关过后艰难在,思想幡然改”,也颇见他在那种特殊情况下的“大关节”处所作的深邃而辩证的思考。eDy财富国际

  1975年5月3日,毛泽东生前最后一次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时,引用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几句,称三国时孙权“是个能干的人”,并要叶剑英当场背诵了全首词。毛泽东说:“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当今惜无孙仲谋。此人(指叶剑英)有些文化,他看不起吴法宪。就是吴法宪不行。”这段话有三点值得体味。一是毛泽东有意把“生子当如孙仲谋”改为“当今惜无孙仲谋”,似乎生出了人才匮乏的感慨;二是让叶剑英背诵辛词,当众流露出“此人有些文化”的欣赏之情;三是称道叶剑英看不起吴法宪,肯定了叶在对待林彪集团的这个“大关节”上,头脑清醒,立场坚定。eDy财富国际

  事实上,林彪事件前,毛泽东就想到了当时“靠边站”多年的叶剑英。1971年8月28日在长沙同刘兴元、丁盛、韦国清、汪东兴谈话时,他重提1935年的电报一事,明确说:“叶剑英同志在这个关键时刻是有功劳的,所以你们应当尊重他。”林彪事件后,毛泽东让叶剑英主持新成立的军委办公会议,无疑是关键时刻的一次任命。eDy财富国际

关键词 :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招聘信息免责申明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百度地图 TAG标签

Copyright@2018-2022 Cfgjzx.Com 财富国际在线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财富国际提供:最新财富资讯、房产资讯、股票资讯、区块链、投资理财、保险导购、健康产品、公私募基金,易经等资讯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