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神秘的中国黄金部队是如何组建的?

发布日期:2015-01-21 来源:财富国际 阅读:

  “石头大校”掀开新篇章alq财富国际

  20世纪60年代,美国地质调查所的罗杰·罗伯茨经过系统研究,断定在内华达州中北部尤里卡县的塔斯卡罗拉山区,贮存有规模巨大的金矿床。1961年,大量的化学样品源源不断地送到公司的化验室,紧跟着的钻探验证使公司的老总们眉飞色舞,第三钻便打到了80英尺厚、品位达34克的厚大矿体。1965年,卡林型——一种金的颗粒小到几微米浸染在碳酸类岩石中的具有较大远景的新类型金矿床——微细浸染型金矿床诞生了。随着这个矿床的挖掘开采,美国迅速跻身世界产金大国行列。alq财富国际

  25年后,被誉为“石头大校”的中国武警黄金部队高级工程师王世忠经过艰难漫长的求证,在金龙山“点石成金”,卡林型金矿床给中国的黄金事业掀开了新的篇章。alq财富国际

  这个矿区位于陕西省镇安县米粮镇东长沟村境内,位于秦岭褶皱系。秦岭有黄金,史书上不乏此类记载。秦岭遍地的矿洞向人们昭示着这儿曾经的辉煌。20世纪80年代,黄金部队领导者也将目光锁定在这里。alq财富国际

  十四支队大队人马开赴秦岭。钻井一口接一口地打,虽然也见金,但不像想的那样多,看不到任何有大金矿的前兆。地质找矿就这样变幻莫测,深不见底。如果运气好,碰到好的矿区,可以使人一夜暴富,如果运气差,打不着矿脉,也可以使人成为穷光蛋。因为打的每一尺都是用钱堆出来的。国际上比较先进的国家,项目成功率在5%左右。经过多少代人的努力,我国地表面金矿地表矿体已经基本普查完毕,找矿难度越来越大。要在莽莽苍苍的群山峻岭中找出几十公分至几米宽的肉眼看不见的金矿脉,无异于大海捞金。alq财富国际

  一天,王世忠在地质工程师孙书山那里看到一个美国卡林型金矿样品。他猛然想起这个矿样他见过。20世纪60年代在镇安矿区进行大会战,当时西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发现了秦岭镇安县东南的丁家山马家沟汞锑矿带。但是由于信息不通,美国发现卡林型金矿的事情他们并不知道。他们当时的主要任务是找汞锑矿,也忽略了对金矿样品的化验分析。卡林型金矿样品给王世忠以新的启示。他决定改变几十年一贯制的地质找矿方法,进行逆向思维。alq财富国际

  王世忠选择了七里峡4号异常点,确定了3条路线,多点组合取样。几个月过去了,预查组传回捷报:该地区确有富矿,最高品位达27克/吨。alq财富国际

  王世忠坐不住了,亲自带领以老工程师为核心的检查组赶赴矿区,与预查组共同布置地表施工方案,结果发现了20米厚的矿化体。王世忠很兴奋。他一直在思考:4个异常点同处一个矿带,具有同样的成矿条件。既然4号异常点如此诱人,那么l号、2号、3号呢?经过勘探,果然,两年后,1号、2号、3号异常点也发现了矿化体。alq财富国际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四个异常点所处的两座大山,不知在宇宙间沉睡了多少年,因为王世忠的执著、真诚感动了神灵,让它露出了“金”面目,昔日无名的荒岭也被命名为金龙山。alq财富国际

关键词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招聘信息免责申明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百度地图 TAG标签

Copyright@2018-2022 Cfgjzx.Com 财富国际在线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财富国际提供:最新财富资讯、房产资讯、股票资讯、区块链、投资理财、保险导购、健康产品、公私募基金,易经等资讯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