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张宁被调往北京。离开南京时,母亲到车站为张宁送行,她以为张宁真的是到中央军委去做机要工作。张宁进京后,胡敏亲自找她谈了改行的问题。她开门见山地说:“林副主席和叶主任对你很关心,叶主任说,中央首长的夫人大都是搞过医务工作的,因此建议你改行学医。”
林家之所以安排张宁学医,主要是考虑她已经20岁,作为舞蹈演员,舞台生涯已不会太长,从长远来看,不如趁年轻改行学医。
张宁对胡敏的话没有提出反驳,她顺从了林家对其命运的安排。胡敏说:“叶主任已为你选好了两处学习的地方,一是北京301医院,一是石家庄军医学校。依我看,你就在301医院吧,人在北京,跑起来也方便些,也便于和老虎培养感情。”
301医院隶属于总后勤部,301医院的物质生活条件和文化条件都比石家庄军医学校好得多。几天之后,张宁从七机部招待所搬到301医院护士学校楼。
2、调动工作待遇特殊张宁的入学,使她成了医训班里最特殊的学员。因为来自文工团,她头脑中的医学知识几乎是块荒地。其他学员不但有丰富的护理知识和实践经验,而且多数是从总医院几百名护士里选拔出来的。
正如张宁在回忆文章中所谈到的那样,同期的学员中,还有一名和她身份很相似的同学,那就是刘伯承元帅的大儿媳妇肖玉兰。肖玉兰出身于工人家庭,当时是301医院的内科护士。由于她好学上进,工作积极,经科室推荐送到院里医训班学习。
在肖玉兰上医训班的问题上,刘伯承夫妇谁也没出面向医院领导说情。而张宁不但从南京调到了北京,从舞蹈演员成了医训班学员,胡敏又专门为她配了一名保健医生,配备了不少进口药品。别的学员几个人住在一间房里睡上下铺,而张宁却独居一室。这样搞法,张宁与其他学员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
尽管张宁不愿暴露与林家的关系,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她的身份在301医院很快便不胫而走。
她太特殊了,在其他学员只能看“两报一刊”和家信的年代,林家却隔三差五地用轿车接张宁去毛家湾看“内参影片”。
由于张宁生活上的娇气和特殊,她在医训班师生中影响不好。当然,有些事情的责任并不都在张宁身上。比如林立果要见她,她就无法推脱。
张宁刚入总医院医训班几天,胡敏就在傍晚给靳来川院长打来电话,说林立果想找张宁谈谈,让张宁到空军林立果的办公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