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战争大致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南北越内战阶段;第二阶段,美国间接介入阶段;第三阶段,美国直接介入阶段;第四阶段,美国准备撤军阶段;第五阶段,美国撤军阶段。
其中,在第二阶段,也就是1961年开始至1964年,肯尼迪政府发动“特种战争”,美国间接介入越战。介入越战后,自1962年起,美国经济大有起色,GDP增长从1961年的上升到1962年的。之后,GDP增长趋于下降。1963年,由于南越政权的内讧深化,美国抛弃吴庭艳政权。在美国的支持下,杨文明、阮庆等军人通过政变,推翻了吴庭艳政权并枪毙了吴庭艳。越南军政府上台执政,但战事毫无进展。
1965年,按捺不住的美国直接介入战争,在美国直接介入的1965年、1966年的两个年度,美国GDP增长率均超过6%,达到和,战争对经济的短期刺激作用可见一斑。
但是,由于北越政府获得中国和苏联的巨大支持,战争陷入僵持状态,美国国防开支越来越重,经济逐渐被拖入泥潭。
1967年,美国经济从上一年超过6%的GDP增长率一落千丈,仅为。而且,由于越战财政开支过大,美国经济逐渐陷入衰退。1969年12月,美国爆发新一轮经济危机。1970年,美国经济陷入停滞,GDP增长率只有可怜的。新任总统尼克松自1968年当选后,开始着手撤军筹备工作。1973年,美国确认从越南的撤军。1973年1月27日,参加关于越南问题的巴黎会议四方:越南民主共和国、美国、南越反政府武装、越南共和国,在法国首都巴黎正式签署《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即巴黎和平条约)。随后两个月内,美国军队全部撤出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