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950年10月毕业,11月到长春集合。1951年1月,中国空军购买并改装了42架苏联的“伊尔-12”高空运输机。从此我就开始飞“伊尔-12”。购买这批飞机主要是为了支援18军和平解放西藏。我们部队进藏运输比较困难,当时的民族政策是解放军进藏不能花人民币。所有物资如被服、粮食、饼干都靠空中运输,咱们的部队走到哪里,飞机就空投到哪里。
所谓高空运输机,现在看来升限太低了,爬上7000公尺都很困难。康定山口海拔7800米,所以飞康定山口就叫飞越天山,飞机只能从两山之间飞过去。我们开着飞机爬到云上往西一看,两个山口很清楚才敢进去,空投完赶快调头回来。如果天气不好,两个山口不清楚,或者云很低就不敢飞。我们部队出过事故,一架缴获美军的C46运输机,就在云雾中撞山了。
1953年春天,达赖来北京,我是机组人员。不过,达赖本人坐的是空34师师长胡萍开的那架飞机。那时候的运输机只能坐十几个人,随行人员近百人,只能一个机群,4-5架飞机。我记得飞机里头挺宽敞,都是沙发,比现在当然要简陋一点了,但是在当时是很高级的。那种飞机速度慢,时速只有220公里,还不如现在的高铁快。
在朝鲜一年半,执行中立国任务1952年,我从四川调到北京,改装“伊尔-12”,到1953年才完成。我带了一个中队、六架飞机,到丹东待命,准备参加抗美援朝。可还没来得及入朝,朝鲜空军出事了,朝鲜一名飞行员驾机叛变投敌,飞到南朝鲜去了。连累我们进行整治检查、清理队伍,后来把六架减到四架,又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政治教育。进了朝鲜没几天,朝鲜又有一架飞机叛变投敌。我们又受影响,四架飞机回来,重新整顿,人员也重新调配,飞行员的政治条件就要求更高了,四架飞机的机长是四个大队长。
我到朝鲜时已经停战了,我们主要执行中立国的任务。当时是五个中立国,印度、波兰、捷克、尼泊尔、土耳其。北边有五个口岸,南边有五个口岸,我们在朝鲜这边的口岸执行接送中立国人员、撤兵、撤回物资。当时还有一部分志愿军在朝鲜驻守,所以我们还负责运入物资。
1955年5月1日我回到北京,任“独三团”二大队大队长。那时,飞机有不少,但是比较杂。我记得有“安-2”、“安-45”这种小飞机,也有“里-2”这种中型运输机。“里-2”是咱们国家最早的专机,后来,使用“伊尔-24”当过专机,之后就是“伊尔-18”。这种飞机比较大,安全性也好,后来又增加了直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