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大饥荒时期,全国各地群众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意在使米多出饭的先进烹调工艺,并被广泛宣传和推广。
我们都知道,一般情况下,一斤米大约能做出2.2——2.5斤饭(因米的品种不同出饭率略有差异),但在广为宣传和推广的先进烹调工艺指导下,一斤米可以煮出3.4斤饭,甚至还有的煮出5.6斤饭以致更多。这种先进烹调工艺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米饭增量法”。
1958年曾经有一句: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广为流行,随后这句口号也被应用到“煮饭”上。不知是哪里发明了一种最先进的煮饭方法,使得一斤米破天荒地可以煮出12斤饭。我们这里当时组织了人员进行操作表演。具体的方法是:先把米在锅里用火炒,炒到米变成黄褐色后,放到锅里加水煮一会,再将米捞出来,这时锅里多加水,然后放上篦子,篦子上铺上纱布,把煮过的米倒在纱布上,盖上锅盖,用大火蒸煮,使得米粒充分吸收水分,最后米粒膨胀成小花生米那么大就大功告成了。
这种饭一碗的米粒数都可以数出来,吃下去后肚子感到很胀,好像是吃饱了,但过一会,尿泡尿就饿了。
这种“米饭增量法”推广没多久,由于粮店没有米供应了(改为以杂粮供应),也就停止了。
有网友还记得那些所谓的“米饭增量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