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北京古刑场:从柴市口、西门再到菜市口,无一不在闹市区

发布日期:2017-07-06 来源:财富国际 阅读:
vRu财富国际

戊戌六君子菜市口血荐轩辕vRu财富国际

清朝取代明朝后,将杀伐的刑场,由西四牌楼转移至宣武门外的菜市口。vRu财富国际

光绪皇帝主张变法革新,下诏令谭嗣同从速进京引见,参与新政。变法失败后,他本有机会像康有为、梁启超那样逃离北京、流亡海外。然而他认定“中国的新旧两党非闹得流血遍地,国家才有希望”,故有以血自荐轩辕之志:“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倡也。有之,请自嗣同起!”vRu财富国际
vRu财富国际

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就是在菜市口被杀害的。谭嗣同的头在被砍下前,还在高呼口号:“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vRu财富国际

谭嗣同等六君子,使北京的菜市口也出名了。vRu财富国际

揭秘古代砍头为什么要秋后问斩?vRu财富国际

在小说、电影或者电视剧中,我们有时候会看到:“秋后问斩”,这是对于犯了死罪的囚犯所判的刑。为什么古时候的统治者要选秋天来处诀死囚呢?vRu财富国际

“秋后问斩”一词据载始于唐朝,文学作品最早出现于《水浒》英雄传中。追溯中国封建统治时期,有关“秋冬行刑”的记载,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而关于刑杀与时令的论述最早见于《礼记月令》:“仲春之月……毋肆掠,止狱讼”。vRu财富国际

古时候,人们不能正确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某些现象,认为在人类和自然界万事万物之外存在着一个能支配万物的造世主。灾害、瘟疫、祥瑞、丰年都是上天赐予的,因而人们的一切行为都必须符合天意。刑杀、赦免也不能与天意相违背。古代司法工作者认为,天人是合一的,春夏之间草木茂盛生机勃勃,人的生死应合于自然。秋天草枯叶落,处决罪犯才合天地萧杀之时。vRu财富国际

关键词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招聘信息免责申明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百度地图 TAG标签

Copyright@2018-2022 Cfgjzx.Com 财富国际在线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财富国际提供:最新财富资讯、房产资讯、股票资讯、区块链、投资理财、保险导购、健康产品、公私募基金,易经等资讯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