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革命的酝酿:孙中山出师北伐和平定商团叛乱

发布日期:2017-04-06 来源:财富国际 阅读:
7NL财富国际
7NL财富国际

  三、孙中山出师北伐7NL财富国际

  “扣械事件”刚告“和解”,9月3日江浙战争爆发,皖系的浙江军阀卢永祥和直系的江苏军阀齐燮元互相火拼。4日,孙中山召开军事会议,商讨出师北伐,履行过去与奉、皖的反直同盟协约。会议决定以湘、赣、豫军全部和粤军、滇军一部分组成北伐军出师北伐,并将大元帅府大本营迁往韶关,在广州设留守府。孙中山督师北伐期间,以胡汉民留守广州,代行大元帅职权,兼任广东省长。以廖仲恺为军需总监兼财政部长,谭延闿为北伐军总司令,李烈钧为前敌总指挥。部署既定,9月5日孙中山发布了《讨伐曹锟吴佩孚令》和《告广东民众文》,对全国人民特别是广东人民说明北伐的必要及其重大意义。孙中山认为:“浙江、上海,实为广东之藩篱。假使曹、吴得逞志于浙江、上海,则广东将有噬脐之祸。故救浙江、上海,亦即以存粤”。但目前窃据北京中央政权的正是曹锟、吴佩孚一伙,“苟能锄去曹、吴,则乱源自息”,因此,“扫除军阀,实现民治,在此一举”。为了稳定广州局势,使北伐无后顾之忧,孙中山又于9月10日发布《告广东民众书》,宣布革命政府“不恤改弦更张,以求与人民合作”,并提出三条具体措施:“(一)在最短时期内悉调各军实行北伐。(二)以广东付之广东人民,实行自治,广州市政厅克日改组,市长付之民选,以为全省民治之先导。(三)现在一切苛捐杂税悉数蠲除,由民选官吏另订税则。”孙中山希望通过上述三项措施,调整政府与广州市民特别是商民的关系,从而达到与商团真正妥协的目的。7NL财富国际

  9月13日,孙中山偕同谭延闿、李烈钧等前往韶关督师北伐。17日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18日孙中山以中国国民党名义发表《北伐宣言》,表示“与天下共讨曹锟、吴佩孚诸贼”,并郑重指出:“此战之目的,不在复灭曹吴,尤在曹吴复灭之后永无同样继起之人,以持续反对革命之恶势;换言之,此战之目的不仅在推倒军阀,尤在推倒军阀所赖以生存之帝国主义”。28日,北伐部队分两路向湘、赣出师,10月6日,孙中山将北伐各军命名为建国军,任命谭延闿为建国军北伐总司令。云南的唐继尧表示响应,组织建国联军参加北伐,孙中山任命唐为副元帅。7NL财富国际

  孙中山对北代表示了极大的决心,甚至“宁弃广州为破釜沉舟之北伐”,其中亦有隐衷。这在他给蒋介石的信中有所反映。9月9日,孙中山给蒋的复信对当前广东局势作了如下分析:“惟广东一地,在陷于可致吾人于死之因有三:其一,即英国之压迫。此次罢市风潮,倘再多延一日,必有冲突之事发生,而英舰所注意者,必大本营、‘永丰’、黄埔三处,数十分钟便可粉碎,吾人对彼绝无抵抗之力。此次虽幸免,而此后随时可以再行发生,此不得不避死就生一也。其二,即东江敌人之反攻,现在已跃跃欲动。如再有石牌之事发生,则鹿死谁手,殊难逆料。其三,则客军贪横,造出种种罪孽,亦必死之因。有此三死因,则此地不能一刻再居,所以宜速舍去一切,另谋生路。现在之生路,即以北代为最善。”从信中可以看出,孙中山这次北伐的根本目的,与其说是为消灭曹吴,毋宁说是为摆脱他在广州的被动局面、夺回主动权的策略性措施。7NL财富国际

  中国共产党对孙中山这个决定采取批评和劝阻的态度。蔡和森撰文指出这次北伐没有任何积极意义,“第一,这种政策只能助日本帝国主义及反直军阀张目呐喊,完全隐没了自己独立的革命政治号召。第二,这种政策完全不能影响或动摇军阀制度和国际帝国主义侵略之政局。第三,从新成就西南军事局面,不过又从新成就唐继尧、陈炯明、沈鸿英、唐绍仪等军阀政客将来与任何一派战胜军阀做买卖的基础”。邓中夏也著文指出:“北伐与国民革命的正确意义丝毫没有关系”。中国共产党人认为真正的出路是以严厉的态度处理商团事件,先求得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稳固,才能考虑北伐。当商团违抗命令,擅自成立联防总部之后,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向导》周报撰文向政府提出警告,指出:“我们敢说革命政府真正心腹之患,不在东江而在广州!”“我们以为革命政府军事计划:第一步是解散商团军,第二步是讨伐陈炯明,第三步才说得上北伐。革命政府若不能解散商团军,一旦东江或北江军事失利,第二次以枪弹‘请孙下野’的便是商团军”。7NL财富国际

  尽管共产党人未能立即说服孙中山放弃与商团谋求妥协的愿望,但事实上孙中山也很重视中国共产党人的意见,虽然远在韶关,他仍然时时密切注视着广州的局势。7NL财富国际

关键词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招聘信息免责申明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百度地图 TAG标签

Copyright@2018-2022 Cfgjzx.Com 财富国际在线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财富国际提供:最新财富资讯、房产资讯、股票资讯、区块链、投资理财、保险导购、健康产品、公私募基金,易经等资讯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