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哪个行为令苏联领导人再未犯大屠杀错

发布日期:2015-01-22 来源:财富国际 阅读:

  核心提示: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揭盖”,改变了以后历届苏共政府的政治行为。自赫鲁晓夫之后一直到戈尔巴乔夫,苏联虽然经过漫长的勃列日涅夫政治倒退时期,但是苏共再也没有犯过大规模地屠杀不同信仰群体、反对派的恶行。eVW财富国际

  本文摘自《同舟共进》2011年第5期,作者:王铁群 系文史学者、河北大学教授,原题:《赫鲁晓夫的“揭盖”与“解冻”》eVW财富国际

  “揭盖”是毛氏词语。1956年3月17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说: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揭开了盖子,这是好的,表明斯大林及苏联的种种做法不是没有错误的。(吴冷西《十年论战——1956~1966中苏关系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探其本源,“解冻”一词源于苏联作家爱伦堡1954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解冻》,书名寓意冰冻溶解,春到人间。该书引发了以揭露社会阴暗、解放社会思想为主题的“解冻文学”。eVW财富国际

  回顾和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可用“揭盖”和“解冻”作比喻。eVW财富国际

  “揭盖”:批判斯大林eVW财富国际

  斯大林去世后,经过激烈的权力角逐,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掌控了苏联政权。尽管在日后仍遭遇过内斗排挤,但赫鲁晓夫保住了权位,直到1964年10月被迫辞职。eVW财富国际

  赫鲁晓夫接掌的苏联已处于危机状态。以集权专制为根本特征的斯大林模式(亦称苏联模式)严重束缚着苏联社会的进步。eVW财富国际

  在政治上,苏共标榜集体领导和民主集中制,但由于不存在实质性监督和制约,导致个人独裁制、干部职务终身制、干部任命制,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特权阶层。苏联的所谓无产阶级专政,远远背离了宪政民主的世界潮流,不过是皇权专政的延续而已。斯大林去世时,数百万人仍被关在遍布全国的“古拉格群岛”中。在经济上,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被法律化、凝固化。在思想文化上实行垄断钳制,大搞一言堂,把追求民主的言行称为“对西方的卑躬屈膝和谄媚逢迎”。在国际关系上,受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理念束缚,苏联与被称为资本主义的发达国家关系紧张。2009年12月俄罗斯总理普京说,苏联在斯大林掌权时代所得到的进步,是用压迫百万人民这个令人无法接受的代价换来的。eVW财富国际

  这就是斯大林的遗产,这就是赫鲁晓夫面对的腐败僵化、外强中干的苏联。eVW财富国际

  清除障碍,改变现状,挽救危机,避免崩溃,成为苏联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和赫鲁晓夫的历史使命。eVW财富国际

  揭开斯大林的“盖子”,既是赫鲁晓夫改革的起点,也是其改革的中心内容。eVW财富国际

  1956年2月25日上午,赫鲁晓夫在苏共中央委员会上作了《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报告。由于苏共中央没有邀请当时出席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外国代表团参加,这次会议被称为秘密会议,赫鲁晓夫的报告被称为秘密报告。eVW财富国际

关键词 :
 1/5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招聘信息免责申明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百度地图 TAG标签

Copyright@2018-2022 Cfgjzx.Com 财富国际在线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财富国际提供:最新财富资讯、房产资讯、股票资讯、区块链、投资理财、保险导购、健康产品、公私募基金,易经等资讯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