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有料到,彭德怀这一顿大骂骂出了抗美援朝战争史上着名的“万岁军”。
亲书“三十八军万岁”
第二次战役按照彭德怀总司令的部署,准备采取示弱于敌,诱敌深入,分散敌人兵力,最后各个歼灭的战术。彭德怀深知38军知耻而后勇的顽强精神,仍然把38军派在了最关键的地方。
韩先楚副司令员亲自去38军布置任务。临行前,彭德怀交代:“我听说38军过去在国内战如猛虎,很能打仗,这次我要再考验他们一次,看看他们的战斗作风到底怎么样。这次阻击关系到整个战役的成败。部队沿途遇敌不要恋战,必须不顾一切,直插交通要道三所里,这是我军截断敌军南逃北援的一道‘闸门’,一定要按规定的时间插到底。”
彭德怀来回踱了几步,又继续说:“沿途可能会遇到小股敌人的纠缠,能避则避,不能避就冲过去。占领三所里和龙源里后,要不惜一切代价,像钢钉一样,狠狠地钉在那里。没有我的命令,不准后退!”
为保险起见,韩先楚准备派42军一个师过来助战拿下德川,被梁兴初拒绝。他对韩先楚发誓道:“打德川我们包了!”这时,彭德怀打电话过来询问部队情况,韩先楚向彭总报告了梁兴初的决心,彭总在电话那边说道:“梁兴初的口气不小嘛,可不能赶得敌人放了羊,我要的是聚歼!”彭总的声音很大,大家都听到了。梁兴初斩钉截铁地回答道:“军中无戏言!保证完成总部交给的作战任务。”
战役打响,梁兴初带着他历经耻辱的虎狼之师潮水般地奔赴战场,迅速攻占了德川。这场战役梁兴初的38军要面对美军2个师、南朝鲜1个师的疯狂攻击,这些敌人只有从梁兴初这里打开缺口,才有逃生的希望。38军,顶住了无数次敌机的轰炸、坦克的进攻、士兵的集群冲锋,“像钢钉一样”,死死地卡在敌人逃跑和增援的路线上。虽然突围和增援的敌人彼此相隔不到一公里,却怎么也接不上火,最后只有灭亡的命运。
其中被人们所熟知的松骨峰战斗打得尤为惨烈,在近万名敌人尸体中,人们仍可以看到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志愿军战士。他们有的紧紧抓住敌人的机枪,有的把牙齿嵌进了敌人的皮肉里??这一幕幕悲壮惨烈的战斗情景,后来被魏巍写在《谁是最可爱的人》那篇着名通讯中而流芳千古。
经过七个小时的激战,38军全歼伪7师师部及所属第5/第8联队,缴获各种枪、炮、汽车,连美国顾问也当了俘虏。彭德怀看罢第38军的战报,连声说:“38军打得好!打得好!”
28日,38军113师远程奔袭抢占了三所里地区,卡住了敌军南撤的咽喉。下午13时,龙源里战斗正在激烈进行。彭德怀走到报话机前:“给我要第113师指挥所!”一阵急促的呼叫之后,报话员将话筒递给彭德怀。“你是哪一个?你们在哪个地点?”彭德怀大声问道。“我是师政委于敬山,我们在龙源里!”“我是彭德怀!告诉我,你们那里的情况怎么样?敌人全退下来了,涌向你们那地方去。你们到底卡得住卡不住?”“报告彭总:敌人正向我们进攻,战斗很激烈;我们完全有信心,把敌人卡死在这里,完成这个光荣任务!”“你们要加把劲,继续把敌人卡住!”“是!请彭总放心,我们坚决把敌人卡住!”彭德怀说:“好!你们打得蛮好,加把劲儿,打好这一仗。”彭德怀亲自鼓励113师的这一通电话犹如一剂强心针,113师从上到下充满了战斗激情,在随后数日内顽强阻击,坚守住了阵地。二次战役取得了空前的胜利。
12月1日凌晨,彭德怀在办公室看着前方的战报,满脸笑容,高兴地把战报往桌上一拍,对邓华和洪学智说:“38军的确是一支好部队,打得太好了!我们要通令嘉奖他们!”
彭德怀又看了一遍报告,让杨凤安把笔和纸准备好,他拿起笔亲自起草了给38军的嘉奖令:
梁、刘(西元)并转三十八军全体同志:此战役克服了上次战役中个别同志的某些顾虑,发挥了三十八军优良的战斗作风,尤以一一三师行动迅速,先敌占领三所里、龙源里,阻敌南逃北援。敌机、坦克各百余,终日轰炸,反复突围,终未得逞。至昨(30日)战果辉煌,计缴仅坦克、汽车即近千辆。被围之敌尚多。望克服困难,鼓起勇气,继续全歼被围之敌,并注意阻敌北援。特通令嘉奖并祝你们继续胜利!
彭德怀写完后,对杨凤安说:“给邓、朴、洪看看。”邓、朴、洪看了嘉奖令,杨凤安准备发出。彭德怀又叫住他,似乎不假思索,在嘉奖令上又写了一行字:“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三十八军万岁!”并批了邓、朴、洪、解、杜阅。“万岁军”的威名从此传遍了冰天雪地的朝鲜战场,名扬天下。以至于后来梁兴初回国后,毛泽东接见他时开口便赞道:“久仰,久仰,万岁军军长!”
从雷霆震怒到手书“万岁”,彭德怀奖惩分明的行事风格和高超的领导艺术令人赞叹。
“闯宫进谏” “大闹”居仁堂彭德怀的怒气,不光用在作战时“拖拖拉拉”的将领身上,更用在对战士们的爱护上。
志愿军经三次战役后,伤亡较多,兵员一时补充不上,而后方供应线又长达数百里,在美战机不停的攻击下,后勤供应出现严重问题。前线部队衣鞋粮弹均未补充,很多战士赤脚作战,这使彭德怀对当前的严重局势和中朝军队的处境愈加焦虑和担忧,急电毛泽东要求回京向中央面报,毛泽东复电同意。
1951年2月20日晚,彭德怀带两名参谋、两名警卫员,乘两辆吉普车,冒着敌机的轰炸,连夜向北疾驰,21日晨到达安东,聂荣臻派来的专机已在机场等候。11时,飞机降落在沈阳机场加油,时任东北军区司令部办公室主任的郭瑞乐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们看到彭总很疲劳,请他在机场休息室休息一会儿,他说:‘我不累,你们别管我!’他不进休息室,既不吃饭,也不喝水,就一直站在飞机旁,等着飞机加完油,即刻向北京飞去了。”
21日午后,彭德怀在西郊机场下了飞机就乘车赶赴中南海,不巧毛泽东当时住在西郊玉泉山静明园,彭德怀又命车折返西郊。当他急急进入静明园时,毛泽东正睡午觉。秘书和警卫人员劝他等一等,彭德怀面色严肃,大声说:“我有急事要向毛主席汇报!”他不顾警卫的拦阻,推门而进,将毛泽东唤醒。
毛泽东事先已收到彭德怀要回京的电报。立即起床,一面穿衣,一面打趣说:“只有你老彭才会在人家睡觉的时候闯进来提意见。”毛泽东得知他还没吃午饭,说:“你必须先吃饭,你若不吃饭,我就不听汇报。”彭德怀只好到食堂匆匆吃了几口,回来即向毛泽东详细汇报,说明从敌我现实情况分析,朝鲜战争不能速胜。
彭德怀一项一项地分析道:“我军现在是出国作战,与在国内作战突出的不同之处:一是兵员补充不能取之于敌,抓到的敌人俘虏不能补充自己;也不能就地动员朝鲜青年参加志愿军。现志愿军伤亡很大,得不到及时补充,战斗力已越来越削弱。
二是敌机轰炸,道路、车辆毁坏严重,物资得不到及时补充。即使缴获了敌人的装备,因缺乏技术人员,不能使用,几乎全部被敌机炸毁。
三是部队越过‘三八线’作战,正是严冬季节,朝鲜东西两面是海,寒风袭人,东线更冷,战士衣服单薄破烂,有的连鞋袜都没有,大量生病和冻伤。
四是几十万志愿军既得不到充足的粮食供应,更得不到新鲜蔬菜,断炊现象经常发生,指战员靠的是一把炒面,一把雪坚持作战,营养不良,体力下降,许多人得夜盲症,严重影响作战行动。我们现在一无空军掩护,二无足够的高射火炮,运输车辆大部分被中途炸毁。第一次和第二次战役,一个多月共损失汽车780多辆,真正能够送到前方的物资粮食为数很少。我们如不能有效地保障后方的交通运输,是无法坚持长期作战的。”
毛泽东听后沉思了一会儿说:“中央对志愿军在朝鲜前线的困难处境很关心,根据现在的情况来看,朝鲜战争能速胜则速胜,不能速胜则缓胜,不要急于求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