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孙春龙、特约撰稿戈叔亚下雨的时候,这里经常能听到打仗的声音,能听到很多人在喊,还有枪炮的声音。那是你们中国人,他们的灵魂没有得到安息“几年前在这里种菜时,还挖出过骨头和子弹。”李光钿指着自家院子里的花园说。李光钿是中国远征军71军28师的一位炮兵排排长,曾驻守怒江。抗战结束后,流落缅甸密支那至今。
李光钿的家在密支那第二小学的南面,学校的北面,是一条高埂,也被叫作第一条马路。这条马路高出地面一两米,是中国驻印军反攻密支那时和日军争夺最为激烈的一个地方。
1943年10月雨季结束后,中国驻印军展开全面反攻。始于1944年5月17日的密支那攻防战,则是整个缅北反攻战役中最为激烈艰苦的一战,中国驻印军历时两月多,以伤亡6600余人的代价,攻下了这座战略重镇。
密支那第一条马路的南面,包括第二小学以及李光钿家的所在地,都曾是中国驻印军第50师阵亡将士的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