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法上,以一部兵力在西线组织防御,牵制"联合国军"主要进攻集团;在东线有计划地后退,待"联合国军"一部态势突出、翼侧暴露时,集中主力实施反击,从翼侧威胁西线敌人主要进攻集团,以动摇其布势,制止其进攻。此时,志愿军第一线部队有6个军21万余人,朝鲜人民军有3个军团7万余人。具体部署是:由志愿军副司令员韩先楚指挥第38、第50军和人民军第1军团(简称韩集团),在金浦、仁川及野牧里至骊州以北68公里地段上组织防御,抗击"联合国军"向汉城方向的进攻;由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指挥第39、第40、第42、第66军(简称邓集团),在人民军前线指挥部司令官金雄指挥的第2、第3、第5军团(简称金集团)配合下,在东线横城地区寻机实施反击。
第一,双方企图及兵力部署一、敌“联合国军”
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多国部队在遭中国人民志愿军连续三次战役的打击,特别是汉城被中国人民志愿军解放后,失败情绪剧增,内部矛盾加深,美国的威信大降。但敌“联合国军”退至三七线后,兵力相对集中,又摸到了志愿军后勤供应困难的情况,即企图乘志愿军疲劳和尚未补充之际发起反攻,破坏志愿军休整和新的进攻计划,将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回到三八线以北,以挽救其失败的影响。因此,敌“联合国军”集中了五个军计十六个师,三个旅,一个空降团,及在朝鲜的全部炮兵,坦克和航空兵,在二百公里正面上发动全面进攻,以美军打头阵,并集中于主要方向上,第一步以夺取汉城为主要目标,第二步向三八线推进。 其部署是:
以美第1军,第9军共六个师(美25师,美3师,美骑1师,美24师,韩伪1师,韩伪8师),三个旅(土耳其旅,英军29旅,英27旅),在野牧里至骊州六十八公里的正面上,向汉城方向实施主要突击;以美军第10军,韩伪第3军,韩伪第1军,法军加强营,美空降187团,在骊州以东一百三十七公里正面上实施辅助突击;以美军陆战第1师,韩伪第11师为战略预备队,位于义城,大邱地域,韩伪第2师在忠州,丹阳,永春,丰基地域担任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