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在第三次战役结束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原以第50军,第38军第112师,第42军第115师和朝鲜人民军第1,第2,第5军团各一部,在水原,金良场里,利川,骊州,横城及平昌以北地区组织防御,掩护主力在高阳,东豆川里,加平,金化,金城等地域集结休整,储备粮弹, 准备新的进攻。但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从一月十五日开始,即向中朝军队汉江南岸阵地进犯,到一月二十五日,占领了水原,金良场里,利川,骊州等地区,同时敌“联合国军”在仁川港外连 日炮击海岸阵地,并以小股部队作试探性的登陆进攻。根据这一情况变化,为粉碎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的进攻,争取时间,掩护从中国国内调来的战略预备队的开进,志愿军将领决心停止休整,组成东,西,中三个集团,组织监守 防御和强有力的反击作战。
在西线,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0军,第38军和朝鲜人民军第1军团组成西集团,由中国志愿军副司令员韩先楚,在汉江南北地区进行坚守防御,坚决抗击向汉城方向实施主要突击之敌 的进攻。
在东线,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第40军,第42军,第66军组织成中集团,由中国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指挥;以朝鲜人民军第2军团,第3军团,第5军团组成东集团,由朝鲜人民军前线司令官金雄指挥。中,东集团首先采取机动防御,诱敌突出以中集团于横城地区实施反突击,歼敌一部后,向敌纵深发展,从侧翼威胁西线敌人主要进攻集团,粉碎其进攻;东集团掩护中集团开进与集结后,以朝鲜人民军第5,第3军团协同中集团实施反突击。
第二,战役经过一、中朝人民军队进行汉江南岸坚守防御和横城反击作战(一月二十七日至二月十六日)1月25~28日,西线美军第1、第9军先后在野牧里至骊州地段发起进攻,每日均在大量坦克、飞机、火炮的支援下分多路轮番攻击。位于该线防御的韩集团,依托临时构筑的野战工事,顽强坚守每一要点,战斗异常激烈。至2月7日,将"联合国军"阻于汉江以南的内飞山、文衡山、武甲山、杨子山一带,使其14昼夜只前进18公里,并付出很大伤亡代价(见汉江南岸阻击战)。这时,汉江开始解冻,汉江以南作战地区狭小,韩集团为避免背水作战,于7日晚将在汉江西段的第50军主力撤至汉江北岸组织防御,留一部兵力坚守南岸桥头阵地;将在汉江东段的第38军仍留于汉江以南坚守原阵地,继续牵制"联合国军"主要进攻集团,以保障东线反击作战得以顺利进行。人民军第1军团主力也撤到汉江北岸进行防御。"联合国军"自2月8日起,向汉江逼近,10日占领仁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