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痛失青岛揭秘:守将章高元痴迷搓麻将

发布日期:2016-07-22 来源:财富国际 阅读:
zLd财富国际
zLd财富国际

  况周颐在《眉庐丛话》中为此评论道:“有清之将亡也,叉雀之嬉成为风气。无贤愚贵贱,舍此末由推襟抱,类性情,而其流弊所极,乃不止败身谋,或因而误国计。相传青岛地方,沦弃于德,其原因则一局之误也。”由此看来,有清一代,官场打麻将之风已成风气。zLd财富国际

  据清末民初的胡思敬《国闻备乘》记载:“叉麻雀之风起于宁波沿海一带,后渐染于各省,近数年来京师遍地皆是。”晚清以后,打麻将(“叉麻雀”)成为官场主要的赌博方式,官场消遣、待客,常以麻将牌赌博,其输赢巨者,往往至万金。很多官吏“以此为日行常课”,穷日累夜,纷然若狂,每场下来目昏体疲,严重影响政务。嗜好赌博之官,八成是殆懈政务、尸位素餐的昏官。常州府属有两个县令,一名吴其昌,一名翁延年,皆为嗜赌之徒,常在衙署中打麻将,对于政务却甚为荒疏。清末为开民智,各地兴办学堂,这两个县令却忙于打麻将赌博,而对办学一事不闻不问。有人做歌谣讽刺二县令道:“开民智,在学堂,学堂不开国脉亡。官办不兴旺,究是何心肠。一府与两县,衙署新堂堂,长官在内做甚事,麻雀打一场。厮养(仆役)出外言:今日老爷输五十,去年姥爷输三千。打牌是要紧,学堂不过问。”清末湖南巡抚杨文鼎也是此种昏官,有人作嵌字联嘲之曰:“文告尽空言,尸位素餐,何曾念哀鸿四野;鼎爻占覆餗,及时行乐,还要叉麻雀八圈。”上下联首字合为“文鼎”,讽刺其时官吏尸职,如铸鼎象奸。zLd财富国际

  有些嗜赌官吏,赌技颇为高超,堪称赌场高手。道咸时的道员赵青衫赌瘾甚大,“一日不赌,如荷重负”。因为此官赌技超群,很多赌徒都不敢与他较量。此官甚至还总结出了一套自称出自《易经》要义的“赌经”,可见其赌技之精。有个叫姚墩布的县令也是赌场高手,他每至赌坊必大赢,赌坊老板很害怕,便以“奉金为寿”做条件求他不要再来赌坊。于是,他月得千金,不赌于坊而赌于宅了。民间有人戏改《酒中八仙歌》来讽刺嗜赌如命的官吏:“麻雀一幅报一篇,五羊市上摊馆(赌馆)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赌中仙。”zLd财富国际

  再据《国闻备乘》记载,当时不少皇亲国戚、高官重臣也痴迷此戏。肃亲王善耆、庆亲王奕劻长子载振“皆以叉麻雀自豪”。时任农工商部尚书的载振,还在天津、北京等地开设赌场,虽几经查抄,但又几经转移,照开不误。清代有禁赌的法令,但官官相护,更何况那些嗜赌的大官僚有权有势,炙手可热,谁人敢管?!就连那个执掌清廷大权的慈禧太后,晚年时宫中无事,亦颇好此戏。奕劻让自己的两位格格专门服侍慈禧打牌,并每日带着数千金与慈禧打牌“佯负”,而且内监、宫婢也各有赏犒。这样,“每月非数万金不足供挥霍”。因此,奕劻纵有贪婪之名,朝野议论,慈禧也只是付之一笑而已。zLd财富国际

  赌博,自古以来是中国社会的一种陋俗,更是官场的一种腐败。晚清,官场上赌风尤为炽烈,可谓“看竹之风,日盛一日”,“官场如赌场”,不仅痴迷麻将的官吏自家身败名裂,更是殆懈政务,误国害民。如此,大清江山社稷焉能不失?!zLd财富国际

关键词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招聘信息免责申明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百度地图 TAG标签

Copyright@2018-2022 Cfgjzx.Com 财富国际在线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财富国际提供:最新财富资讯、房产资讯、股票资讯、区块链、投资理财、保险导购、健康产品、公私募基金,易经等资讯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