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两朝为何不顾惜国运执意要保全朝鲜?

发布日期:2016-07-22 来源:财富国际 阅读:
TtF财富国际

  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明清两朝曾为了保全朝鲜,均不惜以国运相赌。明朝末年,崇祯皇帝在已经面临清兵侵犯的危急关头,听到朝鲜东边边境吃紧的消息,急命总兵陈洪范调兵前往救援。“当是时,天子内不能救福、楚、襄、唐之急,而外切属国之扰,其救焚拯溺之意,有加于骨肉之邦也!”然而,明朝留给自己的命运,却是崇祯帝的煤山自尽和社稷覆亡。至于清朝,亦如大家所熟知的那样,“甲午”一役后国祚终焉。正如有学者所说:“清室也和明室一样,为了保护朝鲜,不惜赌国运与日本一战,结果不幸失败。在朝鲜被日本合并的次年,清朝也亡了。”TtF财富国际

  是什么心结让我们的祖辈为这个近邻伤筋动骨,不胜烦恼?看看明朝万历二十年朝廷内的一场争论,有助于为我们揭开这个心结。TtF财富国际

  万历二十年(1592)四月,日本的实际统治者丰臣秀吉投入兵力约十五六万人,大小舰艇七百余艘,渡过对马海峡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陷釜山,二十天攻破王京,六十天占领平壤。走投无路的朝鲜国王急遣特使前往明朝请援,“请援之使,络绎于道”。对于是否要大举兴兵入援朝鲜,当时在明朝官员内部引发了一番激烈争论。TtF财富国际

  在这场争论中,以兵部尚书石星为代表的主援派,认为“朝鲜倘险,螫必中辽,则固我藩篱,壮彼声势,亦势不可已。”他们指出,丰臣秀吉之图朝鲜,其意实在中国。“朝鲜固,则东保辽东,京师巩于泰山矣。”“倭奴本情,实欲战朝鲜以窥中国,中国兵之救朝鲜,实所以自救,非得已也。”而以兵科给事中许弘纲为代表的反对派,则出于对当时国家利益的深切忧虑,此时的明王朝,由于宁夏总兵官哱拜的叛乱,消耗了明朝大量的军力、物力。如若东、西两线同时用兵,其后果无法不令人担忧,“岁荒民穷,邦本奈何,此其忧不在边境,而在宗社也。”而一败涂地的朝鲜,不仅无兵,甚至连粮饷都需明朝军队自备,如此巨大的经济消耗,将给国家财政带来极大的压力。TtF财富国际

  从这场争论来看,无论是主援派还是反对派的意见,都是从“国益”角度来考量的,但争论双方中的“字小”伦理担当,亦无疑构成了万历神宗皇帝圣裁的重要促成因素。何谓“字小”?“字小”源自“事大字小”之说。“事大字小”是儒家处理外交关系的一种观念,意即大国对小国以仁,小国对大国以忠、以顺,体现大小、上下、尊卑的关系。“事大”理念广泛存在于中国历史上,中国古代王朝对外关系的主要内容,是与周边亚洲国家的关系,其基本特征是朝贡外交。TtF财富国际
TtF财富国际

关键词 :
 1/5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招聘信息免责申明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百度地图 TAG标签

Copyright@2018-2022 Cfgjzx.Com 财富国际在线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财富国际提供:最新财富资讯、房产资讯、股票资讯、区块链、投资理财、保险导购、健康产品、公私募基金,易经等资讯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