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排外浪潮-挥之不去的民族优越感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19世纪初的美国已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移民的涌入和文化冲击带来的社会矛盾。回到前面提到的清教文化,在这里面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传统美国白人作为清教徒在道德上有不可取代的优越感,是作为Anglo-Saxon人与生俱来的。前面说到,清教徒是反对酗酒的,那么当时酒精的最大消费者是谁呢?没错,黑人、犹太人,以及包括亚洲人在内的外来移民,在美国街头开起了大小酒馆、娱乐场所,这些人普遍收入甚微、素质低下,白人清教徒感到传统文化受到围攻,认为他们是社会问题的主要来源。对传统美国白人来说,禁酒运动是对外来文化的价值观同化。
一战与民族仇恨-再没有比这更好的借口
最终,要全面地推行一项改革,少不了一个完美的理由。1917年,美国对德国宣战,正式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为颁布禁酒令提供了绝佳的时机:一方面,酿酒需要粮食(葡萄酒你死得好冤!),那么战争时期,如此珍贵的粮食用来供给军队还不够,怎能拿来满足酗酒者的消遣;另一方面,当时美国主要的酿酒师、酿酒厂都是来自德国的,因此,禁酒也就等同于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