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度过夏天?

发布日期:2017-07-13 来源:财富国际 阅读:


wKe财富国际

  如今已经是炎炎盛夏,外面骄阳似火。古代人没有空调、冰箱、电扇,他们是怎么度过夏天的呢?他们的夏天照样过得很精彩,避暑手段很丰富!wKe财富国际


wKe财富国际

冰窖wKe财富国际


wKe财富国际

  在先秦时代,人们便利用天然冰来制冷,给食物保鲜、做冷饮。据《周礼》记载,当时周王室为保证夏天有冰块使用,专门成立了相应的机构管理“冰政”,负责人称“凌人”。此部门的编制不小,共有80名“职工”。一般从每年冬天的12月起,工人开始采取天然冰块,运至名叫“凌阴”的冰窖中储存。从考古发现来看,家有储冰室是古人地位和身份的象征。西汉梁孝王刘武,死后葬于今河南永城县境内的芒砀山。其墓相当豪华,除了带“卫生间”外,还有一冰窖。冰窖普通人家是用不起的。秦汉时期,普通人家过夏天,“冷气”的主要来源则是水井,制冷和保鲜使用“井藏法”:或在井中置一口大瓮,作为放置食品的“冷藏室”;或将食品置于篮子中,用绳索系于井下保存。wKe财富国际


  周王室还会将冰块赏赐给高级官员,这种“赐冰”制度一直延续到明清。明人刘侗、于奕正撰《帝京景物略》记载,每年到了立夏,明朝廷便会赐冰给文武大臣。清代也是这样,把赐冰当成一种官员福利,但赏赐形式有所改变,不是直接领冰块,而是发放“冰票”,京城“自暑伏日起至立秋日止”有冰票。wKe财富国际


wKe财富国际

冰鉴wKe财富国际


wKe财富国际

  古人日常使用的冷藏器具叫“鉴”。鉴,实是一种大盆,早期是陶质,春秋中期以后流行青铜鉴,又称“冰鉴”。冰鉴可以看作是一种原始冰箱,使用时,将盛满饮料或食物的器皿放进去,四周围满冰块,合上盖子,不多时“冷饮”就可制成。这样可以避免食物腐烂、酒水变酸。1978年发掘的战国时期曾侯乙墓中,就曾出土了一件精美的原始冰柜蟠虺铜方鉴。冰鉴除了具有冰箱的功能,还能当成空调使用:夹层放冰块,内层让它空着,然后把盖儿打开,丝丝冷气自然会从冰鉴里冒出来。找几个人把冰鉴抬进卧室,放在卧室的中央,或者在房间四个角各放一个体量较小的冰鉴,室温会很快降下来。wKe财富国际


  青铜比热太小,热传递太快,夹层里的冰块会很快化掉,过个把小时就得再换一批新的冰块,比较麻烦。所以到了宋元明清,人们不再用金属铸造冰鉴,改用实木。比如清朝宫廷里盛夏常备的冰鉴,用松木做成,刷上清漆,一尺多高,两尺见方,里面用锡箔贴壁,外面用铜片包裹,上面有盖儿,底下有座儿,冰块搁进去,整日不化,冷气嗖嗖地窜出来,一室生凉。木制冰鉴在清朝叫做“冰桶”,在19世纪中叶的北京,木器店里大量出售冰桶,一两吊铜钱就能买一个,很便宜。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英国人在北京建立了第一个公使馆。因为受不了北京的炎热,英国使馆在北京西城一家木器店里采购了大量的冰桶。wKe财富国际


wKe财富国际

冰鉴
wKe财富国际


wKe财富国际

凉棚wKe财富国际


  古代中国人还喜欢在夏天给住宅搭建凉棚。用竹子做骨架,用席子做棚顶,在房檐上或者院子里搭盖出一个高高的遮阳罩,把屋顶和院子罩起来,不让盛夏的阳光直射到墙壁上。但遮阳罩影响采光,所以古人又发明了活动的棚顶:把整张席子切割成很多矩形的小块,每块席子的边缘都拴上长长的绳子,阳光照射最厉害的时候,席子是完全遮盖的,等到早上或者黄昏,轻轻一拉绳子,席子就自动掀开了,光线和凉风都可以进来。凉棚最迟在唐朝就已经出现,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周世宗柴荣甚至劝导市民在自家门口搭建凉棚,好给过路人遮阴。wKe财富国际


  清代和民国时期,北京的凉棚最为盛行,老北京形容小康之家,常说“天棚浴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其中的“天棚”就是指凉棚。小康之家到了夏天,要雇人在院子里搭凉棚来避暑。凉棚的棚顶都是可以活动的,人们可以用绳子和竹竿来控制每一块席子的启闭,非常灵活好用。等到了秋天不需要凉棚的时候,工人还可以负责把凉棚拆掉,那些竹子、席子和绳索之类的建筑材料也一同收回,到了下一年还可以再拿出来使用,非常环保。民国北京还流行竹帘子,从屋檐上悬挂下来,一直垂到地面,把住宅的大门、窗户和整堵大墙都给遮起来。为了防止影响室内的光线,竹帘子上还拴了绳子,甚至装上滑轮,需要在屋里办公的时候,一拽滑轮,竹帘子就被卷到屋檐上了,屋内照样透亮。wKe财富国际


wKe财富国际

风扇wKe财富国际


  皇帝热了有太监宫女打扇,但扇出来的风不连续。清朝的皇帝已经有了风扇,这种风扇是手摇式的。结构简单,几只扇叶、一个转轮、一个把手、一个基座而已。太监宫女站在风扇后面,抓着把手,均匀而有力地摇,皇帝半躺在风扇前面很舒服地受风。雍正皇帝刚即位的第二年夏天就让工部制造过一批手摇风扇,而且是用铁片做的扇叶,除了没有电机,已经很接近我们现在常用的立式电风扇了。有一年夏天,雍正睡午觉,两个太监站在龙榻之前,轮流给他摇风扇,摇得汗流浃背,汗臭味儿随着凉风吹进皇帝鼻孔,把皇帝熏醒了。工部立马遵照皇帝旨意做了一架改进的牵引式的风扇,这让太监们远远地用绳子拉,皇帝再也闻不到汗臭味儿了。wKe财富国际


wKe财富国际

  乾隆帝还发明了水激式风扇,他曾下旨在圆明园某宫引入流水,从宫墙外流入,绕室一圈再流出去,入口处则安一风扇,以水流为动力驱动。完了一试,果然好使,有风有水,清凉无比,乾隆皇帝高兴极了,御制《水木明瑟词》:“以泰西水法引入室中,以转风扇,冷冷瑟瑟,非丝非竹,……斯时斯景谁图得,非色非空吟不成。”wKe财富国际


wKe财富国际


wKe财富国际

wKe财富国际

清宫藏小风扇wKe财富国际


wKe财富国际

冷饮(上)wKe财富国际


wKe财富国际

  古代还有丰富的冷饮。汉代人夏天的主要饮料基本上是井水,古人管热饮叫“汤”,冷水才叫“水”。汉代夏天已有比较讲究一点的饮料蜜水,这是一种在水里掺入蜂蜜的高档饮料。汉末枭雄袁术死时正是大热天,想喝杯蜜水,但当时军中已绝粮,哪还有蜜?他趴在床上吐血而死。隋唐时期出现了保健饮料“饮子”,用果品或草药熬制而成,解渴的同时,还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唐时,街头卖冰已成为一种谋生手段,还出现了天热涨价的现象。wKe财富国际


夏用饮料,到宋代品种就多了。最大特点是,果汁饮料受到宋代消费者的欢迎。宋代人把冷饮叫“凉水”,这种凉水并不真是水,属于果汁类饮品。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曾记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州桥夜市的热闹场面,文中便提到了“甘草冰雪凉水”“荔枝膏”等多种冷饮。每到夏天,夜市冷饮生意很好做,常要营业到半夜三更天才结束。南宋时,冷饮的品种多达数十种。宋人似乎还爱饮“药茶”:将甘草研成末,放进茶里,热茶、凉茶都行。wKe财富国际


wKe财富国际


wKe财富国际

古代的“冰商”wKe财富国际


wKe财富国际

冷饮(下)wKe财富国际


wKe财富国际

  蒙古人西征中亚时,最先喝到了“舍儿别”,并带回了中原。元世祖忽必烈父子便好这一口,一直到元朝灭亡,舍儿别都是皇家常用饮料。后来舍儿别的喝法传入社会,普通人也会做了,配方得到改进,时人的“生活指南”《居家必用事类全集·渴水》中,便记载了不少种渴水的制法。因为制作方法是煎,民间又改称渴水为“××煎”。镇江的“舍里别”便很出名,其葡萄煎、木瓜煎、香橙煎都曾作为贡品送入皇宫。当时宫廷最受欢迎的是“里木”制作的渴水。“里木”即柠檬,所谓“里木渴水”就是柠檬饮料。为保证里木的供应,朝廷在广州设置专门的“御果园”,栽植了大小800棵里木树。
  wKe财富国际

  到清末,中国已出现了一种新型饮料“荷兰水”。所谓荷兰水,其实就是大家现在常喝的汽水。晚清文人葛元煦《沪游杂记》中记述,时上海的荷兰水最早由日本人带到上海,所以当时的专卖店多是日本人经营,发展到后来,只有在日本人开的冷饮店里的才能买到荷兰水。除了荷兰水,清代人过夏天还会吃“冷饮冰”。冷饮冰实是一种冰块,当年夏日的街头,随处都可听到冷饮冰的叫卖声。荷兰水是当时有钱人喝的高级饮料,冷饮冰则是下层普通人的避暑佳品,上层人士是不吃的。这种冷饮冰发展到后来,就是夏天孩子们常吃的廉价“冰棍”。
wKe财富国际

关键词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招聘信息免责申明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百度地图 TAG标签

Copyright@2018-2022 Cfgjzx.Com 财富国际在线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财富国际提供:最新财富资讯、房产资讯、股票资讯、区块链、投资理财、保险导购、健康产品、公私募基金,易经等资讯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