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赞 0 踩
其他回答
谢邀。如果以提高考试成绩为目的的话,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做题都是必要的。答主高二的时候曾经有过和你一样的想法,认为理解才是最重要的东西,然后在本子上写了一堆理解笔记,几个物理公式的理解翻来覆去写了两三页,然后没事盯着看。结果那年成绩一直低迷,本来最擅长的物理居然能考不及格。后来高三的时候被迫做了一些题,后期就基本能稳定在近100的水平了。
其实首先,做题之所以有效,是因为你在看课本看笔记的时候,熟悉的是“以课本内容为存在形式”的知识;你在听老师讲课的时候,熟悉的是“以老师讲授内容为存在形式”的知识。而考试时,要求你熟悉的,是“以解题过程为存在形式”的知识。能让你以最高效率熟悉这种存在形式的,唯做题这一种形式,无他。在认知心理中,实际操作这种方式的记忆效率也是仅次于教授他人等少量方法的顶尖存在。
其次,在看书做笔记的时候,很多考试时可能实际遇到的障碍你是体会不到的。你看课本学会一个公式的内容很容易,但接着意识到它可能会在哪种情形被出题者用来坑你很难。在中上水平以上的 人在知识完备度上都差不了多远的后期,实战经验这种东西就是拉开差距的关键。
另外,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说,被外界灌输知识时的专注度会远低于自己运用知识时的专注度。因为上手做题是很能给人提供参与感的事情。看书推进度可能2小时就累了,刷题8小时可能还能刷出一种嗜血搏杀的快感。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
最后声明:我并不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以上内容也仅仅来源于一个普通学生对日常生活现象的观察和反思,抛砖引玉,只作一个参考。
如果想学到专业知识,可以阅读相关的书籍或关注相关专业人士。如有不当之处,也还请专业人士指出,诚惶诚恐,不胜感激。
edmond 2小时前 0条评论 0 赞 0 踩
刷题是最低效的学习方法,却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百晓知道段子手 @Haojun写了不少关于刷题的回答,如成绩下跌原因不知,求分析? - Haojun 的回答和努力就可以上清华北大吗?如果可以,怎样做? - Haojun 的回答,里面提到高考考的是高考卷子的熟练度,高分无它,唯手熟尔。内容有些神乎,但大体还算靠谱。
我还真的是靠刷题上的PKU。
高一不知道学校还会给我们买习题,于是多买了两套数理化习题。本着不浪费的精神,比其他同学多做了两倍的习题。自己也不爱听课,都自己刷题。偶尔抬头听老师讲点段子,然后继续刷题。
刷题给我带来的好处是,我解题非常快。
当时有很多同学问我数学题,他们往往都会问到,你是怎么想到要这么解答的。当时我也不知道从何解释,自然而然就算出来了。现在想起来,其实我也根本没想过什么解题方法。我纯粹只是利用题目给的信息,把所有可以求出来的解给求出来,以力破巧罢了。
另外,刷题也让我习惯正确答案的感觉。
对于数学题,我很喜欢猜答案。选择填空题如果猜对了答案,把答案放进问题里面验证,解起题来非常快。这些题目大多有规律可循,我往往只要试几个数字就猜出了答案。对于解答题,这种正确答案的敏感性可以帮助我验证自己有没有做错,比重新检查一遍还高效。
可能有人会问了,这不应试教育吗,掌握不了知识!
看官且慢...
人不可能两次都踏入同一条河。刷题也一样,你在重复,但你没有重复。
刷第一遍题,嗯,这题不会
刷第二遍题,嗯,这题看过,我还不会
刷第三遍题,嗯,我记得它,我会做了
刷第N遍题,做了n-3遍了,知识掌握得很牢固
刷第N+1遍题,这道题这么做比较快
刷第N+2遍题,这道题还可以再快点求解
刷第N+N遍题,原来题里的公式概念是这个意思
刷第N*N遍题,这题属于这一类题,都可以这么解
刷第N!遍题目,这是一道哲学题...
刷题一开始刷的是框架,后来刷的是细节,甚至形而上学。
世事也大抵如此。
小至升学考试,大至国家政事,还有为人处事、书画写字、吉他贝司,我们都是在不断的“刷题”中,提高自己。
轻易自诩掌握,那是傲慢的。
当觉得自己掌握了某种知识时,我觉得大抵只是刷出个框架罢了。90分也是掌握,100分也是掌握,但两者对细节的把握和规律的思考,天差地别。有时也真的是知道得越多,越觉得自己无知。
至于要刷到何年何月,看个人追求吧。
我也玩节奏大师,当时通关了800多关稳住朋友圈第一位后,开始想要通关卡农困难版。那阵子刷卡农,天天刷,天天被虐。经常都是过了前奏部分,马上就跪了。就这样刷了两三周。
有一天,感觉忽然就来了,之前跟不上的节奏竟然跟上了。尽管还是有很多的miss和great,至少可以弹完整首曲子。
之后,只要一回宿舍就刷一两个小时卡农。稳定住跟上的节奏,开始把那些miss和great变成perfect。然后又刷了两三周。
有一天,状态极佳,细节把握特好,最终连击了两千多下。当时眼看要all combo了,一激动连miss5个,错过了all combo的机会。
当时仍坚信只要坚持刷下去,肯定有一天能all combo,但也知道自己的资质有限,估计花的时间会很长。能玩到这样也已经很满足。人生太短,还有别的需要追求。于是就卸了游戏,不再玩了。
现在在从事着科研工作。天天提取数据,处理数据,敲代码,学方法,看文献,本质上还是在“刷题”。目前还觉得挺有意思,应该会一直刷着。希望热情没有太早燃尽吧。
PS: 评论看来, 感觉不少知友可能觉得冒出来的形而上学有点辣眼睛...我是这么想的, "形而上"指的就是物质之上的东西, 在刷题上,就是指通过刷题获得题目之外的知识. 既然我从大量的刷题出总结出了其实做什么事情都是在刷题, 这是不是可以算是我从刷题得来的形而上的知识呢?.
(其实, 我一开始只是想压韵一下而已...一压韵, 不管内容对不对, 听起来就像对了! 恩, 就是这样!) Jimmy Chow 2小时前 0条评论
百晓知道段子手 @Haojun写了不少关于刷题的回答,如成绩下跌原因不知,求分析? - Haojun 的回答和努力就可以上清华北大吗?如果可以,怎样做? - Haojun 的回答,里面提到高考考的是高考卷子的熟练度,高分无它,唯手熟尔。内容有些神乎,但大体还算靠谱。
我还真的是靠刷题上的PKU。
高一不知道学校还会给我们买习题,于是多买了两套数理化习题。本着不浪费的精神,比其他同学多做了两倍的习题。自己也不爱听课,都自己刷题。偶尔抬头听老师讲点段子,然后继续刷题。
刷题给我带来的好处是,我解题非常快。
当时有很多同学问我数学题,他们往往都会问到,你是怎么想到要这么解答的。当时我也不知道从何解释,自然而然就算出来了。现在想起来,其实我也根本没想过什么解题方法。我纯粹只是利用题目给的信息,把所有可以求出来的解给求出来,以力破巧罢了。
另外,刷题也让我习惯正确答案的感觉。
对于数学题,我很喜欢猜答案。选择填空题如果猜对了答案,把答案放进问题里面验证,解起题来非常快。这些题目大多有规律可循,我往往只要试几个数字就猜出了答案。对于解答题,这种正确答案的敏感性可以帮助我验证自己有没有做错,比重新检查一遍还高效。
可能有人会问了,这不应试教育吗,掌握不了知识!
看官且慢...
人不可能两次都踏入同一条河。刷题也一样,你在重复,但你没有重复。
刷第一遍题,嗯,这题不会
刷第二遍题,嗯,这题看过,我还不会
刷第三遍题,嗯,我记得它,我会做了
刷第N遍题,做了n-3遍了,知识掌握得很牢固
刷第N+1遍题,这道题这么做比较快
刷第N+2遍题,这道题还可以再快点求解
刷第N+N遍题,原来题里的公式概念是这个意思
刷第N*N遍题,这题属于这一类题,都可以这么解
刷第N!遍题目,这是一道哲学题...
刷题一开始刷的是框架,后来刷的是细节,甚至形而上学。
世事也大抵如此。
小至升学考试,大至国家政事,还有为人处事、书画写字、吉他贝司,我们都是在不断的“刷题”中,提高自己。
轻易自诩掌握,那是傲慢的。
当觉得自己掌握了某种知识时,我觉得大抵只是刷出个框架罢了。90分也是掌握,100分也是掌握,但两者对细节的把握和规律的思考,天差地别。有时也真的是知道得越多,越觉得自己无知。
至于要刷到何年何月,看个人追求吧。
我也玩节奏大师,当时通关了800多关稳住朋友圈第一位后,开始想要通关卡农困难版。那阵子刷卡农,天天刷,天天被虐。经常都是过了前奏部分,马上就跪了。就这样刷了两三周。
有一天,感觉忽然就来了,之前跟不上的节奏竟然跟上了。尽管还是有很多的miss和great,至少可以弹完整首曲子。
之后,只要一回宿舍就刷一两个小时卡农。稳定住跟上的节奏,开始把那些miss和great变成perfect。然后又刷了两三周。
有一天,状态极佳,细节把握特好,最终连击了两千多下。当时眼看要all combo了,一激动连miss5个,错过了all combo的机会。
现在在从事着科研工作。天天提取数据,处理数据,敲代码,学方法,看文献,本质上还是在“刷题”。目前还觉得挺有意思,应该会一直刷着。希望热情没有太早燃尽吧。
PS: 评论看来, 感觉不少知友可能觉得冒出来的形而上学有点辣眼睛...我是这么想的, "形而上"指的就是物质之上的东西, 在刷题上,就是指通过刷题获得题目之外的知识. 既然我从大量的刷题出总结出了其实做什么事情都是在刷题, 这是不是可以算是我从刷题得来的形而上的知识呢?.
(其实, 我一开始只是想压韵一下而已...一压韵, 不管内容对不对, 听起来就像对了! 恩, 就是这样!) Jimmy Chow 2小时前 0条评论
0 赞 0 踩
登录后可回答 提交回答
关键词 :
- 上一个:怎么现在社会教育水平提高了,新闻的题目与内容也越弱智了?
- 下一个:初中没毕业可以去自考大专么?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