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我教过的学生而言,个体差异大于年龄差异。
虎皮纱 距现在16分钟 0条评论结论放在最前面:
排除极个别的天才或者白痴。
如果以1年为界,一般来说成年人(25岁)的进度可以远比儿童(5岁)要快很多。
但是如果拉长战线,例如5年、8年、10年,那么儿童往往后来居上。
因为时间拉长之后,儿童的各项能力会直线上升,而成人则是保持不变甚至缓慢下降了。25岁和26岁、5岁和6岁可能差别不大,但是25-35岁,5-15岁那可就大有不同。
说句直白且残忍的就是,5岁的孩子总还会迎来一段25岁的时光,25岁的成人不可能再有一段5岁的时光了。
原答案:
泻药。
这个问题都够写一篇论文了,因为这个问题的变量实在是太多。
就算在同样的师资水平之下,那也还涉及了特定老师和特定学生之间的适合程度不同的问题;
就算人为控制了表面上的相同学习练习强度,那也涉及了不同人训练和习得新技能的效率和方法不同的问题。
更遑论大部分变量无法控制。不同人的接受能力、各项思维能力、运动协调能力等等个体差异极大。任何一项能力的不同都会影响到学琴最终可以达到的高度。
更何况不论是幼年还是成年学琴,都已经是经过筛选之后的群体。能够幼年学琴的,一般是家境良好,父母本身喜欢音乐并有一定的培养意向,孩子学习能力较强(课内学有余力才有精力学特长)的群体;而成年之后准备学琴的也都是本身足够喜欢的群体。
所以姑且说一下学琴对于儿童和成人而言的优势和劣势。
有关生理方面的差异这里不再赘述。所谓的固定音高能力、以及手指机能问题是否过了一定年龄就彻底无法弥补,至今也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但是毋庸置疑的是,确实这些方面儿童比成人的可塑性要强太多。
心理方面,成人相对于儿童而言的差异(中性词)在于“考虑得多”。这点相当于一把双刃剑。用好了是优势,用坏了就是劣势。
用好了:成人具备足够的经验和阅历,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可以不断进行归纳总结,不断优化自己的练琴方法,从而提高效率。而儿童大多还是老师、父母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自我思考和反馈能力不及成人。
用坏了:这个很普遍啦,成人总是喜欢自作聪明、自作主张,容易眼高手低,容易急功近利,不愿意踏踏实实下死功夫等等。而儿童至少让干什么干什么,虽然可能方法并非最优,但是一般依靠外力更容易坚持下来。
最后回答题主的这个问题: 人通常会因为擅长某事而喜欢某事,还是因为喜欢某事而付出努力,最后才擅长了某事呢?
我个人认为的答案是,互相促进,彼此之间形成正反馈。
或者说,不论是学什么东西,在没达到一个“阈值”之前,往往是比较痛苦的,如果没有足够的外在或者内在驱动力往往难以坚持;而一旦超过了这个“阈值”,学习它就会慢慢尝到甜头,也会越学越爱学,然后越爱学便学得越好。
所以,也真心建议成年人学钢琴,至少先坚持2-3年左右的时间,先突破这个“阈值”,后面便到了收获快乐的季节了!
La Valse 距现在16分钟 0条评论- 上一个:倘有人敢去偷或者抢高考试卷,那么他会怎样?
- 下一个:自身恐怕已走到悬崖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