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一直在更新对于全国卷一解析的另一个回答,这个回答有太多不系统的地方。
我是新课标高考的受益者,2010年高考具有过渡性质的大纲卷历史第一个选择题出了一个五行相生相克的题目,彼时我才高一,当时就觉得文综高考和课本的关系是——若即若离,地理原理,历史阶段,政治框架都在书里,但哪怕你把书背下来也没有用,各省命题出的是几本教材的交集,新课标考的是书中知识的应用,能力层次上升到大学本科水平。
我对新课标全国卷顿悟的节点有两次,一次是2011年7月23日,那天甬温线动车追尾事故发生,看到这个新闻我就觉得专科报铁路学校的人未来就业会很顺畅,高铁成为中国名片,全自动化操作最后追责追到了打雷身上,要想以后有个交待,势必会加大铁路人工值守的需求。果不其然,第二年各地铁路专科学校的学生工作全部分配,这在之前是没有过的。
第二次是当时一次市一模的题目,不知道市教研员在哪里找到一道关于厘金的原创题,来自南开的历史老师解释得很糟糕,当时用我的夏新摇杆手机在网上搜材料,结果发现是一篇论文。现在都知道高考题是大学教授了,那个时候没有几个人知道。从那以后,我就不抠字眼背书,而是去总结题目种类和做题方法。
世事洞明皆学问,课本给你一把钥匙,看你如何去发散,引申。换了一套规则之后,对于学生是机会。河南X城一高的文科曾经很牛X,现在却没落,一方面有管理的问题,一方面也因为其他学校对于新课标的适应能力上升。去年广东使用新课标一,又体现出一次洗牌,广东有的学校到高三下学期才重视起文科综合,结果被周边高二重视文科综合的学校在高考中反超。
P.S.历史推荐岳麓版教材。
1、地理需要过发散能力
南京李志最近计划在陕西和宁夏做“叁叁肆”演唱会,在微博上PO出来的路线图是这样的,看到这张行车路线图,不知道各位同学有什么想法呢?
这条路沿线经过了陕西宁夏的十五座城市,中间围着两个城市,那是甘肃的平凉和庆阳(中间那个画圈未标注的城市),如果你对甘肃省份的形状感兴趣,就会记得这个。
河西四镇的设置是受到了河西走廊的影响,庆阳划给甘肃,所以李志他们就得绕着庆阳、平凉开车,当然,以后到甘肃演出,还得再到庆阳。
那么为什么庆阳不划给陕西呢?
今年国二卷文综考到的苏南苏北题目,就让我想到了当时对庆阳归属问题的发散,网上有对庆阳虽然风俗地理与关中更接近,但划归甘肃管辖的原因。
同样的例子还有陕南和秦岭以北(关中、陕北),南疆和北疆,这些地方都是和苏南苏北一样,都是人为设置的行政阻隔。
国一卷地理部分选择题的解析我在另一个回答已经更新完,如何评价2017年全国文综I卷? - 百晓知道我的思路是主体依照课本,加上其他学科知识再加上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解题的,深刻理解,不必背太多地理。
二、历史阶段特征以及岳麓版教材的好处
国一卷今年这道题目很多人选了D,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而岳麓版历史教材上明确写着的是“宗法制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去年高考题那道关于罗马法影响的题目几乎是岳麓版的原话。
好好体会岳麓版教材的编排,学术性很强。
今年高考前夕还和一位高三同学讨论到“僭主政治”,人教版没怎么提到,岳麓版有提到,然后今年全国二卷考到了僭主政治。
对于使用岳麓版教材的学生来说,如果不是老师补充,可能连周公名字叫姬旦这个边角知识都不知道,但高考不会考这个。
岳麓版对于科举制的意义概括出三点,第一点是“扩大统治基础”,去年高考的选修基本有考到。
三、政治新的高考模式与时政联系密切
高三如果一定要断网,至少每周六看一次央视的《新闻周刊》,我升高三专门准备了一个本子,列好日期开始写《新闻周刊》中介绍的新闻。对于地理、政治和语文作文都非常有帮助。
这是我在《2017年4月19日作业&解析》中出的一道题目,我写的解析可以分享出来。加我微信的高三我都会发,一共发了21次,
下面还有一道我在百晓知道上出的题目。
这是今年新课标一卷的9~11题,10题算是对图表的理解,9题在于理解积雪的保温作用,11题在于理解地方时和区时。而这些都是对课本中下垫面知识、时区知识的引申,一般课堂上达不到这样的高度。
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图3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9—11题。
9. 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 该地寒冷期
A. 最低气温高于-16℃
B. 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C. 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 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11. 该地可能位于
A. 吉林省
B. 河北省
C. 山西省
D.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刘真 57分钟前 0条评论很简单
答完这个问题去睡觉
======================
文科高考本质上考的是一种能力啊,跟课本没什么关系的,哪怕我把课本换成党的十八大报告,全球通史,中国地理杂志
你也必须学会这种能力啊
这个能力就是
概括总结分析能力 【学习课本语言】学说话
曲迎揣摩上意能力 【看懂材料意思】听人话
逻辑表述语言能力 【转述材料的话】说官话
很遗憾这三种能力基本来源于天赋和情商
和老师教的好坏基本无关
所以现行教材毫无意义,谢谢
鬼道wk 57分钟前 0条评论- 上一个:试问现在是不是初中学历最后报读专以的机遇?
- 下一个:而见过最美的告白句子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