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弟弟带来的内乱
继位第一件大事就是当妈的找他给自己的弟弟一块封地。一块比自己管辖的都要大的封地,这种情况即使没有取而代之的想法,也慢慢会助长起来的。不管是汉朝的七国之乱还是晋朝的八王之乱,都是这样助长起来的。即使在那个时代也不乏这样的例子晋国的曲沃代翼就是这样的,周天子的权威下降也是这个道理。但是遇到高手这些都不是事,郑庄公就是这样的人,一个可以让形势逆转的人,明明是处于劣势确能转危为安,这才是真正的强者,真正有实力的人。所以他大臣劝解他的时候他只是说是母亲的吩咐不能不遵从在没有其他的了。所以庄公继位当年就把他弟弟封到了京城号称太叔,这个京城不是首都,是个城市的名字,是当年郑武公的时候建设的,在郑国属于一线城市,郑庄公在的国都也就是个二线城市。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母亲的鼓励下野心也是越来越大,开始扩军备战,要地要粮,庄公是要钱给钱要地给地。要的下面的兄弟都不服气都要帮老大去出气教训下太叔了,庄公也只是说别着急,让他做。感觉有点故意纵容的味道。可见是成竹在胸,能有这份自信和霸气的人,决定不会是简单的角色的。给到公元前722年的时候,太叔的统治区域已经大于庄公的地盘了,是郑国实际的老大了已经。这一年郑庄公35岁,太叔32岁,都是年富力强,热血充沛的时候。这一年当妈的给小儿子送了一份信,儿啊准备好你就开始吧,我在宫里做内应。外面打仗里面太后做内应,这怎么看也是志在必得不可能输的。要不说庄公厉害呢,一举兵就输了,当地的老百姓都不支持,你说这人缘混的有多差。没办法哥哥派兵打来了跑吧,逃到哪里,哪里的百姓要见过鬼子式的跑,从这就能知道刘皇叔为什么能得天下,皇叔走百姓跟着走。最办法最后只能跑路去了共国。造反这是算是解决了,不过最伤心的应该还是郑庄公了,你说同样一个妈生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所以庄公很生气,发誓说不到黄泉不见面。
能把内乱解决好的君主,都不是一般人,何况还是对方占据优势的情况下。看下汉朝的七国之乱就知道,有名的汉景帝为了和谈不惜杀掉晁错,因为不敢打。西晋就不用说了八王之乱中央失败,连国家都没了。明朝的建文帝更失败,全国之力都没打到一个藩王。单从这一点来说,郑庄公如果是皇帝的话,地位就不会很低的,所以才能成就郑国的霸业,让郑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强盛起来的国家。黄泉相见这誓发的还好没说死后在见,要不还真不好解决,毕竟母子同心,当妈的可以不喜欢儿子,当儿子的还是想妈的,所以仅仅过了一年庄公就后悔了,怎么办呢,挖吧还好说的是黄泉,从地上挖坑见到水就行了,很多人觉得地下水很干净,其实那是很深的地下水了,见过挖井的都知道刚开始的水是很浑浊的,发黄的。然后打个隧道,母子俩在下面见面聊天,想想也挺有意思的。总算母亲大人也见到了,这下真没啥事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之所以被人称为雄才大略千古一帝,是有道理的哪一个不是到耀武扬威,打仗扩疆。国内的问题解决了也该出国了。
郑国四面出击的历史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