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清政府废除的科举制度,最后一场科举考试考了什么?

发布日期:2016-08-30 来源:财富国际 阅读:
6LE财富国际
6LE财富国际

  1904年7月4日清晨,在礼部会试中选拔出来的273名贡士,从中左门进入保和殿,历经点名、散卷、赞律、行礼等种种仪式礼节,准备参加名义上由皇帝主考的殿试。6LE财富国际

  殿试一般是在会试放榜一月后举行。清代的殿试只考时务策一道题,着重考察考生的实际能力。虽然看起来只有一道题,可应对起来并不轻松。6LE财富国际

  清承明制,殿试只考一题,是从朱元璋开始的。那时殿试的试题也比较简单,一般只有一百多字,之后的皇帝就越来越“啰嗦”了。到了清末,甚至达到一千多字。发问的形式差不多,先回顾历史,一般是说完远古的尧、舜、禹三代,再说汉、唐、宋。之后便是阐述现在艰难的时局,说说皇帝自己的见解,再问问考生:这应该如何应对呢?归根结底,殿试考的就是历史,皇帝相信“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再加上“世上无新事”,所有的事情都在历史上发生过了,所以历史上面对难题是如何应对,现在就应该如何应对。6LE财富国际

  重要的是,一道试题并不意味着只问一个问题,其中要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各方面的很多问题。比如顺治三年,策问的主要内容就包括了革弊求新、吏治、求贤、满汉关系等多个内容,到了顺治四年又增加了财政税收的问题(足饷与累民之关系),到了顺治六年,又问考生如何处理地荒民逃的问题。6LE财富国际

  到了康熙主持殿试,他关注的就主要是民生和吏治了。那时的官场已经开始腐化,一遇灾荒百姓苦不堪言。更大的难题是治理泛滥的黄河,所以康熙九年的殿试第一次问到如何治河,治河这一问题又在其后殿试多次出现。6LE财富国际

  到了康熙后期,他又开始提到“君臣一体”。这是因为他废黜又复立太子,发现朝中朋党之风盛行。朋党之风愈演愈烈,到了雍正一朝的殿试,几乎都要谈到“君臣一体”。6LE财富国际

  到了这时,政治僵化,殿试也慢慢变成走过场了。对于考生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拍马屁,不提任何实际的意见。而评定一个考卷的好坏,最重要的便是书法了,定字必正体、文必到行,工整有格,不容疏忽。6LE财富国际

  1904年这场最后的殿试,登基已经三十年的光绪皇帝提出了4个问题。不过那时执掌朝政的还是慈禧,这4个问题也许是慈禧想问的。首先是求贤,新设的部门需要很多专业人才,这些人才如何养成?然后是兵制,汉唐以来各朝实行的兵制各不相同,各有利弊,但是现在国外的士大夫也习武(练体育),我们的国家是不是也应当像那样培养尚武的风气?第三就是财政问题了,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桑弘羊这样的理财专家,这些理财专家的方法和现今外国采用的“预算”办法,有何异同?最后的问题是,现今有那么多西洋的“邪慝”思想在国内流传,怎么能正本清源,将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发扬光大?6LE财富国际

  最后,刘春霖成为科举考试的最后一个状元。他工于书法,尤擅小楷。据说,他之所以被选为状元,是因为当年大旱,阅卷官就把他推荐上去了,看到他的名字,慈禧就点了他。6LE财富国际

关键词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招聘信息免责申明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百度地图 TAG标签

Copyright@2018-2022 Cfgjzx.Com 财富国际在线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财富国际提供:最新财富资讯、房产资讯、股票资讯、区块链、投资理财、保险导购、健康产品、公私募基金,易经等资讯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