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赞 0 踩
其他回答
首先题主说是“记笔记”,默认钢笔或水笔,默认一笔一划地写字。不讨论书法,毕竟毛笔表现的粗细变化有时候能改变整个字的结构,但可以借鉴字的布局。
就以题主说的“嚷”为例。
其实这个字真的不好写(题主好会出题呢),难点如下:
1、右边的“襄”。
2、左边的“口”放在哪里?三个“口”怎么排列?
一个一个来。
1、“襄”。(例图来自word字体瘦金体——虽然偏长,但结构很好。忽略字形,只看结构)
要点:下部几乎占一半;两个“口”左小右大;红线标注处成一线;忌撇过长。
2、左边的“口”是最大的难点——不知道放哪儿/和右边“襄”易分离。
右边“襄”,和第一点说的特点一致。
要点:位置处于中偏上部;右边“襄”的“丿”要近“口”。
偏旁“口”忌过大,“襄”的两个口一大一小,形态各异,相映成趣……(不要因为我俩小就不重视我们啊喂!)
———————————————————高·能·预·警——————————————————
看一下答主写的“嚷”。其实并没有严格按照以上分析的来写(……),所以主要有两个问题:
1、红圈里的部分太短,成1:1:1,所以会感觉有些头重脚轻。
2、整体偏斜。(原谅我……)但最后一笔顿长一些,可以稍稍挽回这个字过斜的结构。
总之不是个好的示范,请按照以上分析正确练习! 热心网民 1小时前 0条评论
就以题主说的“嚷”为例。
其实这个字真的不好写(题主好会出题呢),难点如下:
1、右边的“襄”。
2、左边的“口”放在哪里?三个“口”怎么排列?
一个一个来。
1、“襄”。(例图来自word字体瘦金体——虽然偏长,但结构很好。忽略字形,只看结构)
2、左边的“口”是最大的难点——不知道放哪儿/和右边“襄”易分离。
右边“襄”,和第一点说的特点一致。
要点:位置处于中偏上部;右边“襄”的“丿”要近“口”。
偏旁“口”忌过大,“襄”的两个口一大一小,形态各异,相映成趣……(不要因为我俩小就不重视我们啊喂!)
———————————————————高·能·预·警——————————————————
看一下答主写的“嚷”。其实并没有严格按照以上分析的来写(……),所以主要有两个问题:
1、红圈里的部分太短,成1:1:1,所以会感觉有些头重脚轻。
2、整体偏斜。(原谅我……)但最后一笔顿长一些,可以稍稍挽回这个字过斜的结构。
总之不是个好的示范,请按照以上分析正确练习! 热心网民 1小时前 0条评论
0 赞 0 踩
登录后可回答 提交回答
关键词 :
- 上一个:教师讲课时是怎么把握时间的?
- 下一个:什么看懂英文新闻标题?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